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2 | 下载296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发生二次骨折的相关风险因素,为预防对侧髋部再骨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4年2月378例老年髋部初次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75例,女203例;年龄60~90岁,平均(75.53±8.04)岁;股骨颈骨折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53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9个月,32例患者发生对侧髋部再骨折,男13例,女19例;年龄72~95岁,平均(81.25±5.94)岁;股骨颈骨折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对侧髋部再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次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卧床时间、骨质疏松情况、合并内科疾病情况、术后功能锻炼、治疗的依从性、生活环境(农村/城市)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对于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骨折组与无骨折组的年龄、骨质疏松情况、合并内科疾病情况、术后功能锻炼、医疗依从性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OR =6.793,P=0.001),高龄(OR=4.170,P=0.002),合并内科疾病(OR =3.828,P=0.005),术后功能锻炼(OR=0.297,P=0.005)以及医疗依从性(OR=0.295,P=0.007)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再骨折主要

作者:贺振年;康信勇;徐洪伟;顾杰;李永甫;郭剑;张斌

来源:中国骨伤 2016 年 29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2 | 下载:296
作者:
贺振年;康信勇;徐洪伟;顾杰;李永甫;郭剑;张斌
来源:
中国骨伤 2016 年 29卷 4期
标签:
髋骨折 再骨折 手术后期间 老年人 危险因素 Hip fractures Re-fractures Postoperative period Aged Risk factors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发生二次骨折的相关风险因素,为预防对侧髋部再骨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4年2月378例老年髋部初次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75例,女203例;年龄60~90岁,平均(75.53±8.04)岁;股骨颈骨折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53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9个月,32例患者发生对侧髋部再骨折,男13例,女19例;年龄72~95岁,平均(81.25±5.94)岁;股骨颈骨折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对侧髋部再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次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卧床时间、骨质疏松情况、合并内科疾病情况、术后功能锻炼、治疗的依从性、生活环境(农村/城市)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对于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骨折组与无骨折组的年龄、骨质疏松情况、合并内科疾病情况、术后功能锻炼、医疗依从性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OR =6.793,P=0.001),高龄(OR=4.170,P=0.002),合并内科疾病(OR =3.828,P=0.005),术后功能锻炼(OR=0.297,P=0.005)以及医疗依从性(OR=0.295,P=0.007)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再骨折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