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4 | 下载141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退变情况.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和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各35例,每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5~55岁.健康志愿者组年龄(35.66±8.73)岁,BMI指数(21.85±1.94) kg/m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组年龄(36.09±7.70)岁,BMI指数(21.50±1.78) kg/m2,VAS评分(4.40±0.88)分,病程(11.2±7.14)个月,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分析,观察L4,5间隙腰骶部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结果:健康志愿者左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69±0.035)%、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99±0.070)%和右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68±0.031)%、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712±0.0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73±0.021)%、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95±0.054)%和患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228±0.027)%、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29±0.0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患侧与志愿者左右两侧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健侧与健康志愿者左右侧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侧腰骶部多裂肌存在退变,表现为多裂肌面积

作者:胡零三;赵烨;张承哲;张敏;詹红生;元唯安

来源:中国骨伤 2020 年 33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4 | 下载:141
作者:
胡零三;赵烨;张承哲;张敏;詹红生;元唯安
来源:
中国骨伤 2020 年 33卷 2期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裂肌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退变情况.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和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各35例,每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5~55岁.健康志愿者组年龄(35.66±8.73)岁,BMI指数(21.85±1.94) kg/m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组年龄(36.09±7.70)岁,BMI指数(21.50±1.78) kg/m2,VAS评分(4.40±0.88)分,病程(11.2±7.14)个月,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分析,观察L4,5间隙腰骶部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结果:健康志愿者左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69±0.035)%、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99±0.070)%和右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68±0.031)%、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712±0.0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73±0.021)%、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95±0.054)%和患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228±0.027)%、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29±0.0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患侧与志愿者左右两侧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健侧与健康志愿者左右侧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侧腰骶部多裂肌存在退变,表现为多裂肌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