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5 | 下载209

背景:股骨近端畸形存在严重解剖结构异常,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具有手术复杂、耗时长、技术要求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疗效差等特点.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畸形部位截骨矫正联合组配式生物柄假体进行股骨固定与重建的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应用股骨畸形部位截骨联合组配式S-ROM生物型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股骨近端弯曲畸形的髋关节疾病患者12例(12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38~52岁,平均43.5岁.12例均为并发股骨近端转子下部位弯曲畸形的晚期髋关节病变,其中髋关节发育不良6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股骨截骨术后3髋,股骨近端骨折术后2髋,陈旧性化脓性髋关节炎1髋.记录术前肢体短缩、术中截骨及术后肢体长度,对临床结果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术后复查X线片观察假体位置,是否有骨溶解、假体松动、下沉等.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20~55个月,平均42.5个月.术后患者双下肢不等长相差(1.0±0.5)cm,与术前(3.2±1.2)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P=0.002).Harris评分为由术前平均(47.2±9.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9.7±3.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P=0.001).术后即刻X线检查示股骨截骨后下肢力线恢复,假体柄初始生物压配固定牢

作者:甄平;李旭升;刘军;田琦;周胜虎

来源: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 年 12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5 | 下载:209
作者:
甄平;李旭升;刘军;田琦;周胜虎
来源: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 年 12卷 1期
标签:
股骨近端畸形 股骨截骨 全髋关节置换术 组配式人工关节假体 股骨重建
背景:股骨近端畸形存在严重解剖结构异常,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具有手术复杂、耗时长、技术要求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疗效差等特点.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畸形部位截骨矫正联合组配式生物柄假体进行股骨固定与重建的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应用股骨畸形部位截骨联合组配式S-ROM生物型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股骨近端弯曲畸形的髋关节疾病患者12例(12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38~52岁,平均43.5岁.12例均为并发股骨近端转子下部位弯曲畸形的晚期髋关节病变,其中髋关节发育不良6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股骨截骨术后3髋,股骨近端骨折术后2髋,陈旧性化脓性髋关节炎1髋.记录术前肢体短缩、术中截骨及术后肢体长度,对临床结果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术后复查X线片观察假体位置,是否有骨溶解、假体松动、下沉等.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20~55个月,平均42.5个月.术后患者双下肢不等长相差(1.0±0.5)cm,与术前(3.2±1.2)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P=0.002).Harris评分为由术前平均(47.2±9.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9.7±3.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P=0.001).术后即刻X线检查示股骨截骨后下肢力线恢复,假体柄初始生物压配固定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