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9 | 下载211

目的 通过密云地区19609例正常人骨密度测量,分析本地峰值骨量、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0P早期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d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前臂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远端桡尺骨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检测结果按性别,十岁为一年龄段分组.结果 男女峰值骨量出现在30~39岁,男性0.626±0.078 g/cm2,女性0.507 ±0.063 g/cm2.男女峰值骨量之间进行独立的样本t检验P<0.05,存在着显著差异,女性明显低于男性峰值骨量,男女在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BMD逐渐下降,男性70岁,女性60岁以后下降明显,女性早于、快于男性.各年龄段前臂远端1/3处桡骨(RADIUS)BMD要高于尺骨(ULNA)、兴趣区的(ROI)BMD,这种趋势反映了前臂远端以桡骨为主要骨的BMD,与总的前臂远端BMD数据相差不多.各年龄段OP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 密云地区男女峰值骨量出现在30~39岁,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骨密度存在显著差异.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明显正相关性,患病率从50~59岁开始增加,女性高于男性.

作者:杨鸿兵;钱振福;李强;郭美玲;王超;何旭颖;刘忠厚

来源: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1 年 17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9 | 下载:211
作者:
杨鸿兵;钱振福;李强;郭美玲;王超;何旭颖;刘忠厚
来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1 年 17卷 1期
标签:
骨密度 峰值骨量 骨质疏松 患病率 双能X线骨密度仪
目的 通过密云地区19609例正常人骨密度测量,分析本地峰值骨量、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0P早期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Osteometer Medid Tech公司生产的DTX-200型前臂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远端桡尺骨三分之一处骨密度(BMD).将检测结果按性别,十岁为一年龄段分组.结果 男女峰值骨量出现在30~39岁,男性0.626±0.078 g/cm2,女性0.507 ±0.063 g/cm2.男女峰值骨量之间进行独立的样本t检验P<0.05,存在着显著差异,女性明显低于男性峰值骨量,男女在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BMD逐渐下降,男性70岁,女性60岁以后下降明显,女性早于、快于男性.各年龄段前臂远端1/3处桡骨(RADIUS)BMD要高于尺骨(ULNA)、兴趣区的(ROI)BMD,这种趋势反映了前臂远端以桡骨为主要骨的BMD,与总的前臂远端BMD数据相差不多.各年龄段OP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 密云地区男女峰值骨量出现在30~39岁,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骨密度存在显著差异.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明显正相关性,患病率从50~59岁开始增加,女性高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