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7 | 下载36

目的 明确氟化钠对骨组织3种细胞的活性作用特点.方法 探究暴露于不同氟化钠浓度下的3种骨组织主要细胞活性的变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作为成骨细胞祖细胞,通过含有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甘油磷酸钠的矿化培养基诱导为成骨细胞.RAW264.7细胞利用RANKL诱导其成为破骨细胞,而IDG-SW3细胞经过矿化诱导成为骨细胞.收集对数生长期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传至96孔板,施加给8个氟浓度梯度进行处理,包括对照组、低氟浓度(0.1、0.5、1、2 mg/L)、中氟浓度(4、8 mg/L)、高氟浓度(16、32 mg/L)9个实验组.3种细胞分别经氟处理1、2、4 d后,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染氟2 d后,0.5 mg/L和1 mg/L氟显著提高了骨细胞的活性,但8~32 mg/L氟均显著抑制了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活性.染氟4 d后,骨细胞的活性在0.1~2 mg/L氟处理下显著增高,1~4 mg/L氟处理下的破骨细胞的活性也明显比对照组高;高剂量氟16 mg/L处理下,骨细胞活性下降了8.6%,而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则下降了90.8%和97.2%.结论 氟对成骨细胞的刺激作用范围最窄,而抑制作用显著,破骨细胞对氟剂量的变化最敏感,而骨细胞对氟化物蓄积毒性的耐受性最强.

作者:蒋宁宁;郭奉杨;史立群;徐辉

来源: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9 年 25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7 | 下载:36
作者:
蒋宁宁;郭奉杨;史立群;徐辉
来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9 年 25卷 10期
标签:
破骨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细胞 细胞活性 氟化钠 细胞类型 骨质疏松
目的 明确氟化钠对骨组织3种细胞的活性作用特点.方法 探究暴露于不同氟化钠浓度下的3种骨组织主要细胞活性的变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作为成骨细胞祖细胞,通过含有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甘油磷酸钠的矿化培养基诱导为成骨细胞.RAW264.7细胞利用RANKL诱导其成为破骨细胞,而IDG-SW3细胞经过矿化诱导成为骨细胞.收集对数生长期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传至96孔板,施加给8个氟浓度梯度进行处理,包括对照组、低氟浓度(0.1、0.5、1、2 mg/L)、中氟浓度(4、8 mg/L)、高氟浓度(16、32 mg/L)9个实验组.3种细胞分别经氟处理1、2、4 d后,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染氟2 d后,0.5 mg/L和1 mg/L氟显著提高了骨细胞的活性,但8~32 mg/L氟均显著抑制了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活性.染氟4 d后,骨细胞的活性在0.1~2 mg/L氟处理下显著增高,1~4 mg/L氟处理下的破骨细胞的活性也明显比对照组高;高剂量氟16 mg/L处理下,骨细胞活性下降了8.6%,而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则下降了90.8%和97.2%.结论 氟对成骨细胞的刺激作用范围最窄,而抑制作用显著,破骨细胞对氟剂量的变化最敏感,而骨细胞对氟化物蓄积毒性的耐受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