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6 | 下载163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V)对初发1型糖尿病骨损害的影响,为临床上治疗1型糖尿病继发骨损害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启示.方法 将NOD小鼠分为正常(N)组、糖尿病( DM)组、胰岛素(INS)组、白藜芦醇(RESV)组. N组、DM组用生理盐水灌胃,INS组用0. 2~0. 4 U/(kg·d)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进行皮下注射,RESV组用200 mg/( kg·d)白藜芦醇进行灌胃治疗,治疗8周后取右侧股骨应用Micro-CT进行微观结构观察,并用左侧股骨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同时检测骨组织相关基因OCN、Runx2、PPARr、TRAP的表达水平.结果 ( 1) Micro-C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骨密度降低( P=0. 015),骨体积百分比降低(P=0. 049);与糖尿病组相比,白藜芦醇治疗组骨密度升高(P=0. 008),骨体积百分比升高(P=0. 014)、骨表面密度增加(P=0. 016),结构模型指数升高(P=0. 029);与胰岛素治疗组相比,白藜芦醇治疗组骨小梁数目明显增加(P=0. 018). (2)骨组织切片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糖尿病骨小梁变细、减少,成骨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与糖病组相比,胰岛素组及白藜芦醇组成骨细胞明显增多. (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TRAP、PPARr表达量增加;与糖尿病组相比,胰岛素治疗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TRAP、PPARr表达量降低,Runx2表达量增加.结

作者:刘方超;陈颖;董冰子;付正菊;王颜刚;胡建霞

来源: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0 年 2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6 | 下载:163
作者:
刘方超;陈颖;董冰子;付正菊;王颜刚;胡建霞
来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0 年 26卷 1期
标签:
1型糖尿病 白藜芦醇 骨破坏 骨形成 动物实验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V)对初发1型糖尿病骨损害的影响,为临床上治疗1型糖尿病继发骨损害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启示.方法 将NOD小鼠分为正常(N)组、糖尿病( DM)组、胰岛素(INS)组、白藜芦醇(RESV)组. N组、DM组用生理盐水灌胃,INS组用0. 2~0. 4 U/(kg·d)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进行皮下注射,RESV组用200 mg/( kg·d)白藜芦醇进行灌胃治疗,治疗8周后取右侧股骨应用Micro-CT进行微观结构观察,并用左侧股骨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同时检测骨组织相关基因OCN、Runx2、PPARr、TRAP的表达水平.结果 ( 1) Micro-C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骨密度降低( P=0. 015),骨体积百分比降低(P=0. 049);与糖尿病组相比,白藜芦醇治疗组骨密度升高(P=0. 008),骨体积百分比升高(P=0. 014)、骨表面密度增加(P=0. 016),结构模型指数升高(P=0. 029);与胰岛素治疗组相比,白藜芦醇治疗组骨小梁数目明显增加(P=0. 018). (2)骨组织切片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糖尿病骨小梁变细、减少,成骨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与糖病组相比,胰岛素组及白藜芦醇组成骨细胞明显增多. (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TRAP、PPARr表达量增加;与糖尿病组相比,胰岛素治疗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TRAP、PPARr表达量降低,Runx2表达量增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