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7 | 下载211

目的 探讨在应用便携式无创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时,不同氧气注入点位置所致的患者通气及氧合状况相关的生理学效应.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交叉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案,在保留呼气阀于面罩处的基础上,随机将氧气注入点置于呼吸机出气口处(出气口处)、面罩与管路连接处(面罩连接处)或面罩上.起初5 ~ 10 min,保持吸氧流量(FlowO2)至研究前水平,待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稳定后再调节FlowO2,保证SpO2在90% ~95%.比较在不同氧气注入点时,吸氧流量在研究前水平5~10 min时的SpO2,NPPV 0.5 h、lh及2h时的氧流量需求、通气、氧合、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困难等相关指标.结果 共10例患者入选.在相同吸氧流量条件下,SpO2在氧气注入点置于出气口处显著高于面罩连接处[(98.9±0.9)%比(96.9±1.1)%,P=0.003];在氧气注入点置于面罩连接处显著高于面罩上[(96.9±1.1)%比(94.1±1.6)%,P =0.000].吸氧流量在氧气注入点置入面罩上时显著高于面罩连接处及出气口处(P<0.05).动脉血氧分压与吸氧流量之比(PaO2/FlowO2)在氧气注入点置于出气口处时显著高于面罩连接处(67.9 ±31.1比37.0±15.0,P =0.007)及面罩上(67.9 ±31.1比25.0±9.1,P=0.000).pH值、PaCO2、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困难相关指标在不同氧气注入点位置之间的

作者:罗祖金;米玉红;杨赓;梁颖

来源: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3 年 12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7 | 下载:211
作者:
罗祖金;米玉红;杨赓;梁颖
来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3 年 12卷 4期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便携式无创呼吸机 氧气注入点位置 急性呼吸衰竭 生理学效应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Portable noninvasive ventilator Oxygen injection site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Physiological effects
目的 探讨在应用便携式无创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时,不同氧气注入点位置所致的患者通气及氧合状况相关的生理学效应.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交叉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案,在保留呼气阀于面罩处的基础上,随机将氧气注入点置于呼吸机出气口处(出气口处)、面罩与管路连接处(面罩连接处)或面罩上.起初5 ~ 10 min,保持吸氧流量(FlowO2)至研究前水平,待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稳定后再调节FlowO2,保证SpO2在90% ~95%.比较在不同氧气注入点时,吸氧流量在研究前水平5~10 min时的SpO2,NPPV 0.5 h、lh及2h时的氧流量需求、通气、氧合、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困难等相关指标.结果 共10例患者入选.在相同吸氧流量条件下,SpO2在氧气注入点置于出气口处显著高于面罩连接处[(98.9±0.9)%比(96.9±1.1)%,P=0.003];在氧气注入点置于面罩连接处显著高于面罩上[(96.9±1.1)%比(94.1±1.6)%,P =0.000].吸氧流量在氧气注入点置入面罩上时显著高于面罩连接处及出气口处(P<0.05).动脉血氧分压与吸氧流量之比(PaO2/FlowO2)在氧气注入点置于出气口处时显著高于面罩连接处(67.9 ±31.1比37.0±15.0,P =0.007)及面罩上(67.9 ±31.1比25.0±9.1,P=0.000).pH值、PaCO2、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困难相关指标在不同氧气注入点位置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