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3 | 下载28

目的:探索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副反应与异位发生风险的关系,为规范随访服务和预防IUD异位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3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在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04例IUD异位病例,并匹配同一地区年龄相差≤3岁同期放置且正在使用IUD、未发生不良事件的104例育龄妇女作为对照,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配对卡方检验进行IUD异位风险因素的分析评价.结果:病例组总副反应和疼痛副反应发生比例(28.85%、16.35%)均高于对照组(10.58%、1.92%)(均P<0.001);两组出血、分泌物异常和其他副反应发生比例未见统计学差异(均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置IUD后出现疼痛副反应增加了IUD异位风险,比值比(OR)为8.50(95%CI:1.96~ 36.79),调整后OR为39.93(95%CI:3.10~513.72).结论:放置IUD后疼痛副反应显著增加了IUD异位风险,建议加强施术医生培训,关注IUD使用对象腰背疼痛等不适主诉度给予及时治疗和处理,加强随访服务以更好预防IUD异位发生.

作者:孙志明;王冠融;施雯慧;张学宁;周健;姚捷;杨月华;张敏

来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 年 24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3 | 下载:28
作者:
孙志明;王冠融;施雯慧;张学宁;周健;姚捷;杨月华;张敏
来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 年 24卷 6期
标签:
宫内节育器 副反应 异位 风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疼痛 Intrauterine device (IUD) Side effects Ectopic IUD Risk factors Case control study
目的:探索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副反应与异位发生风险的关系,为规范随访服务和预防IUD异位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3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在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04例IUD异位病例,并匹配同一地区年龄相差≤3岁同期放置且正在使用IUD、未发生不良事件的104例育龄妇女作为对照,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配对卡方检验进行IUD异位风险因素的分析评价.结果:病例组总副反应和疼痛副反应发生比例(28.85%、16.35%)均高于对照组(10.58%、1.92%)(均P<0.001);两组出血、分泌物异常和其他副反应发生比例未见统计学差异(均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置IUD后出现疼痛副反应增加了IUD异位风险,比值比(OR)为8.50(95%CI:1.96~ 36.79),调整后OR为39.93(95%CI:3.10~513.72).结论:放置IUD后疼痛副反应显著增加了IUD异位风险,建议加强施术医生培训,关注IUD使用对象腰背疼痛等不适主诉度给予及时治疗和处理,加强随访服务以更好预防IUD异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