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5 | 下载65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连续入组方便取样的方法纳入2018年11月1日—2019年9月30日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所有满足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共353例,根据静脉溶栓后是否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分为改善组和未改善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溶栓前后病情状况、溶栓后实验室指标、溶栓后血压等相关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参数作为自变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使用替罗非班(OR=0.305,95%CI=0.131~0.709,P=0.006)、静脉使用降压药物(OR=0.395,95%CI=0.175~0.894,P=0.026)、小脑梗死(OR=3.460,95%CI=1.314~9.106,P=0.012)、夜间收缩压最大值(OR=0.984,95%CI=0.969~0.998,P=0.026)是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使用溶栓药物后脑卒中症状不缓解或加重、梗死的部位以及夜间血压异常会影响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发生.

作者:范凯婷;赵洁;常红;杨莘

来源: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 年 17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5 | 下载:65
作者:
范凯婷;赵洁;常红;杨莘
来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 年 17卷 3期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早期神经功能改善 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连续入组方便取样的方法纳入2018年11月1日—2019年9月30日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所有满足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共353例,根据静脉溶栓后是否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分为改善组和未改善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溶栓前后病情状况、溶栓后实验室指标、溶栓后血压等相关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参数作为自变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使用替罗非班(OR=0.305,95%CI=0.131~0.709,P=0.006)、静脉使用降压药物(OR=0.395,95%CI=0.175~0.894,P=0.026)、小脑梗死(OR=3.460,95%CI=1.314~9.106,P=0.012)、夜间收缩压最大值(OR=0.984,95%CI=0.969~0.998,P=0.026)是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使用溶栓药物后脑卒中症状不缓解或加重、梗死的部位以及夜间血压异常会影响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