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5 | 下载233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后舌下微循环的改变,以及通过早期监测舌下微循环的变化指导液体复苏可行性研究.方法 2016-06-01~2017-06-30期间入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ICU病房的失血性休克患者59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使用旁路暗视野成像技术(SDF)观察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开始同时及复苏后2、6、12、24 h等多时间段舌下微循环变化,实验组根据微循环结果 进行复苏液体量的调整,对照组按经验性治疗,记录各时间点的微循环数据、24 h的复苏液体量、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等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入组前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舌下微循环监测结果提示随着液体的复苏进行,两组微循环数据均朝好的方向发展,实验组通过了解微循环的变化,及时调整液体的复苏量,24 h液体复苏总量少于对照组,而两组24 h时平均动脉压、微循环情况、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氧合指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随着时间的延长,48 h时的实验组SOFA评分、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7 d时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亦优于对照组,而且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和呼吸机支持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舌下微循环可以作为失血性休克微循环改变的指标

作者:瞿金龙;赵良;管军;林兆奋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 2017 年 37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5 | 下载:233
作者:
瞿金龙;赵良;管军;林兆奋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2017 年 37卷 10期
标签:
失血性休克 舌下微循环 液体复苏 多器官衰竭 Hemorrhagic shock Sublingual microcirculation Fluid resuscitation Multiple organ failure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后舌下微循环的改变,以及通过早期监测舌下微循环的变化指导液体复苏可行性研究.方法 2016-06-01~2017-06-30期间入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ICU病房的失血性休克患者59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使用旁路暗视野成像技术(SDF)观察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开始同时及复苏后2、6、12、24 h等多时间段舌下微循环变化,实验组根据微循环结果 进行复苏液体量的调整,对照组按经验性治疗,记录各时间点的微循环数据、24 h的复苏液体量、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等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入组前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舌下微循环监测结果提示随着液体的复苏进行,两组微循环数据均朝好的方向发展,实验组通过了解微循环的变化,及时调整液体的复苏量,24 h液体复苏总量少于对照组,而两组24 h时平均动脉压、微循环情况、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氧合指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随着时间的延长,48 h时的实验组SOFA评分、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7 d时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亦优于对照组,而且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和呼吸机支持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舌下微循环可以作为失血性休克微循环改变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