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3 | 下载137

目的:了解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和保护因素,为进一步完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河南省39个艾滋病感染状况不同县区的43例母婴传播病例,另选同地区86例未发生母婴传播的病例作为对照,采用条件 Logistic 回归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对不同因素进行比较,发现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产妇,母婴传播率低于未服药产妇(22.4% vs 61.6%)(χ2=25.1,P <0.01)。分娩方式中择期剖宫产产妇的母婴传播率低于顺产(30.4% vs 42.1%)(χ2=5.1,P <0.05)。喂养方式看人工喂养产妇的母婴传播率低于母乳和混合喂养的产妇(31.1% vs 83.3%)(χ2=4.92,P <0.05)。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发现:产妇采取择期剖宫产(OR =0.25,95%CI:0.09~0.69),规范三联用药(OR =0.07,95%CI:0.02~0.28),婴幼儿采取人工喂养(OR =0.06,95%CI:0.003~1.23)可能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保护因素,产妇产时或产后服用抗病毒药物(OR =4.38,95%CI:1.67~11.4)可能是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结论艾滋病母婴传播可能受分娩方式、抗逆转录药物应用、婴幼儿喂养方式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艾

作者:孙定勇;王奇;司珩;李宁;朱谦

来源:中国健康教育 2015 年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3 | 下载:137
作者:
孙定勇;王奇;司珩;李宁;朱谦
来源:
中国健康教育 2015 年 1期
标签:
艾滋病 母婴传播 婴幼儿 病例对照研究 AIDS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Infant Case-control study
目的:了解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和保护因素,为进一步完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河南省39个艾滋病感染状况不同县区的43例母婴传播病例,另选同地区86例未发生母婴传播的病例作为对照,采用条件 Logistic 回归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对不同因素进行比较,发现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产妇,母婴传播率低于未服药产妇(22.4% vs 61.6%)(χ2=25.1,P <0.01)。分娩方式中择期剖宫产产妇的母婴传播率低于顺产(30.4% vs 42.1%)(χ2=5.1,P <0.05)。喂养方式看人工喂养产妇的母婴传播率低于母乳和混合喂养的产妇(31.1% vs 83.3%)(χ2=4.92,P <0.05)。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发现:产妇采取择期剖宫产(OR =0.25,95%CI:0.09~0.69),规范三联用药(OR =0.07,95%CI:0.02~0.28),婴幼儿采取人工喂养(OR =0.06,95%CI:0.003~1.23)可能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保护因素,产妇产时或产后服用抗病毒药物(OR =4.38,95%CI:1.67~11.4)可能是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结论艾滋病母婴传播可能受分娩方式、抗逆转录药物应用、婴幼儿喂养方式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