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0 | 下载22

目的 了解2002-2013年浦东新区居民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人口自杀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按世界标准人口标化率(ASR)计算自杀标化死亡率,采用泊松近似法比较年龄、地区、性别率值间的差异,并应用Join-point线性回归分析年份死亡率的转折点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上海浦东新区2002-2013年期间年均自杀粗死亡率为5.0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5/10万,12年间自杀标化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APC=-4.49%,P<0.01);其中农药自杀,悬吊、绞勒和窒息自杀标化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APC值分别为-13.28%、-4.47%;P<0.01);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Z=1.96,P=0.050),男性的悬吊、绞勒及窒息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Z=4.18,P<0.01),女性农药自杀死亡率高于男性(Z=-1.99,P=0.046).自杀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APC=6.63%,P=0.011).不同地区间自杀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异(Z=-1.63,P=0.103).城区首位自杀方式为悬吊、绞勒和窒息自杀,农村地区首位自杀方式为服农药自杀.结论 浦东新区自杀死亡率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并有降低趋势,不同地区及性别的自杀方式存在差异,提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亦晨;李小攀;杨琛;郝莉鹏;孙乔;孙良红;闫蓓

来源:中国健康教育 2017 年 33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0 | 下载:22
作者:
陈亦晨;李小攀;杨琛;郝莉鹏;孙乔;孙良红;闫蓓
来源:
中国健康教育 2017 年 33卷 2期
标签:
自杀 死亡率 流行病学 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2002-2013年浦东新区居民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人口自杀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按世界标准人口标化率(ASR)计算自杀标化死亡率,采用泊松近似法比较年龄、地区、性别率值间的差异,并应用Join-point线性回归分析年份死亡率的转折点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上海浦东新区2002-2013年期间年均自杀粗死亡率为5.0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5/10万,12年间自杀标化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APC=-4.49%,P<0.01);其中农药自杀,悬吊、绞勒和窒息自杀标化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APC值分别为-13.28%、-4.47%;P<0.01);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Z=1.96,P=0.050),男性的悬吊、绞勒及窒息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Z=4.18,P<0.01),女性农药自杀死亡率高于男性(Z=-1.99,P=0.046).自杀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APC=6.63%,P=0.011).不同地区间自杀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异(Z=-1.63,P=0.103).城区首位自杀方式为悬吊、绞勒和窒息自杀,农村地区首位自杀方式为服农药自杀.结论 浦东新区自杀死亡率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并有降低趋势,不同地区及性别的自杀方式存在差异,提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