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0 | 下载39

目的 分析3D影像融合技术用于腔内介入治疗主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接受3D影像融合引导腔内介入治疗主动脉病变患者.于Siemens Artis Pheno工作站以Syngo-X-workshop软件将术前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与术中锥形束CT(CBCT)图像进行融合,分别于T10~L3椎体水平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3个维度的配对融合,将最终形成的3D融合影像投射至实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中,用于导引主动脉腔内介入操作.记录治疗用时、碘对比剂用量及射线剂量等.结果 18例中,腹主动脉瘤7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5例、胸主动脉夹层4例、胸主动脉瘤2例;对11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7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均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治疗用时(124.28±55.95)min,碘对比剂用量(178.89±37.87)ml,辐照时间(20.21±13.20)min,CBCT辐射剂量(225.17±60.10)mGy,总辐射剂量(815.68±439.10)mGy.7例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术后24 h、出院前及术后1、3个月血肌酐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D影像融合技术用于腔内介入治疗主动脉病变安全、可行.

作者:许太福;侯培勇;苏奕明;魏立春;许国彬

来源: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2 年 19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0 | 下载:39
作者:
许太福;侯培勇;苏奕明;魏立春;许国彬
来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2 年 19卷 8期
标签:
主动脉疾病 成像,三维 影像融合 介入治疗
目的 分析3D影像融合技术用于腔内介入治疗主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接受3D影像融合引导腔内介入治疗主动脉病变患者.于Siemens Artis Pheno工作站以Syngo-X-workshop软件将术前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与术中锥形束CT(CBCT)图像进行融合,分别于T10~L3椎体水平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3个维度的配对融合,将最终形成的3D融合影像投射至实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中,用于导引主动脉腔内介入操作.记录治疗用时、碘对比剂用量及射线剂量等.结果 18例中,腹主动脉瘤7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5例、胸主动脉夹层4例、胸主动脉瘤2例;对11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7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均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治疗用时(124.28±55.95)min,碘对比剂用量(178.89±37.87)ml,辐照时间(20.21±13.20)min,CBCT辐射剂量(225.17±60.10)mGy,总辐射剂量(815.68±439.10)mGy.7例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术后24 h、出院前及术后1、3个月血肌酐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D影像融合技术用于腔内介入治疗主动脉病变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