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7 | 下载0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绦虫(Eg)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叶蛋白提取液免疫小鼠被Eg原头节攻击感染后体内棘球蚴囊重减少率及细胞因子的变化. 方法 热絮凝法提取转基因苜蓿叶蛋白,同时提取转空质粒(pBI121)苜蓿叶蛋白和正常苜蓿叶蛋白作对照.32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4组,A和B组分别用转基因苜蓿叶蛋白提取液100 *9滋l灌胃和10 *9滋l滴鼻免疫小鼠,C组用转空质粒苜蓿叶蛋白提取液10 *9滋l滴鼻免疫小鼠,D组用正常苜蓿叶蛋白提取液100 *9滋l灌胃免疫小鼠.各组小鼠每3 d免疫1次,连续免疫2个月.末次免疫后第8周,各组小鼠用Eg原头节腹腔注射攻击感染(50个/只),感染后第24周剖杀小鼠,分离并称重细粒棘球蚴囊,计算囊重减少率;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g粗抗原(EgAg)、伴刀豆球蛋白A(ConA)或脂多糖(LPS)刺激培养,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常规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A、B、C和D组小鼠的棘球蚴囊重分别为(28.0±36.0)、 (41.0±33.0)、 (72.0±36.0)和(78.0±57.0)mg,A组低于D组(P<0.05),囊重减少率为64.1

作者:叶艳菊;李文桂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0 年 28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7 | 下载:0
作者:
叶艳菊;李文桂
来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0 年 28卷 2期
标签:
细粒棘球绦虫 转基因植物 苜蓿 细胞因子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绦虫(Eg)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叶蛋白提取液免疫小鼠被Eg原头节攻击感染后体内棘球蚴囊重减少率及细胞因子的变化. 方法 热絮凝法提取转基因苜蓿叶蛋白,同时提取转空质粒(pBI121)苜蓿叶蛋白和正常苜蓿叶蛋白作对照.32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4组,A和B组分别用转基因苜蓿叶蛋白提取液100 *9滋l灌胃和10 *9滋l滴鼻免疫小鼠,C组用转空质粒苜蓿叶蛋白提取液10 *9滋l滴鼻免疫小鼠,D组用正常苜蓿叶蛋白提取液100 *9滋l灌胃免疫小鼠.各组小鼠每3 d免疫1次,连续免疫2个月.末次免疫后第8周,各组小鼠用Eg原头节腹腔注射攻击感染(50个/只),感染后第24周剖杀小鼠,分离并称重细粒棘球蚴囊,计算囊重减少率;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g粗抗原(EgAg)、伴刀豆球蛋白A(ConA)或脂多糖(LPS)刺激培养,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常规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A、B、C和D组小鼠的棘球蚴囊重分别为(28.0±36.0)、 (41.0±33.0)、 (72.0±36.0)和(78.0±57.0)mg,A组低于D组(P<0.05),囊重减少率为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