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9 | 下载63

[目的]探讨利用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枢椎椎弓根的数据,提高寰枢椎椎弓根置钉的成功率. [方法]对寰枢椎CB、DR X线片、MBI及64排CT片,通过图像储存传输系统,测量寰椎椎弓根进行进钉点、进钉角度的测量. [结果]寰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9.93±1.32)mm,右侧(19.16±1.30)mm;寰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3.72°±2.09°,右侧23.35°±1.91°;寰椎向头侧进钉角度9°±1.2°.枢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3.14±0.82)舢,右侧(13.85±0.79)mm;枢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4.52°±1.26°,右侧20.42°±1.42°;枢椎向头侧进钉角度25°±3°.对48例患者行寰枢椎椎弓根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其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22~61岁,平均43.60岁.Ⅱ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22例,齿状突不连12例,横韧带损伤14例.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平均10.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按JOA评分标准,优31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75

作者:贾卫斗;郑铁钢;杨博贵;白桂有;许英杰;云德才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年 16卷 1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9 | 下载:63
作者:
贾卫斗;郑铁钢;杨博贵;白桂有;许英杰;云德才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年 16卷 16期
标签:
寰枢椎 椎弓根 影像学资料 测量 内固定
[目的]探讨利用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枢椎椎弓根的数据,提高寰枢椎椎弓根置钉的成功率. [方法]对寰枢椎CB、DR X线片、MBI及64排CT片,通过图像储存传输系统,测量寰椎椎弓根进行进钉点、进钉角度的测量. [结果]寰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9.93±1.32)mm,右侧(19.16±1.30)mm;寰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3.72°±2.09°,右侧23.35°±1.91°;寰椎向头侧进钉角度9°±1.2°.枢椎椎弓根进钉点:左侧(13.14±0.82)舢,右侧(13.85±0.79)mm;枢椎椎弓根向内侧进钉角度:左侧24.52°±1.26°,右侧20.42°±1.42°;枢椎向头侧进钉角度25°±3°.对48例患者行寰枢椎椎弓根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其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22~61岁,平均43.60岁.Ⅱ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22例,齿状突不连12例,横韧带损伤14例.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平均10.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按JOA评分标准,优31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