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8 | 下载248

目的:探讨体位变化对L1~L5腰椎前斜入路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通道大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在仰卧位及右侧卧位进行L1~L5 MRI扫描.在位于椎间盘中点的图像内定义椎间盘中心点为O;A(平卧位)/A'(右侧卧位)点以及B(平卧位)/B'(右侧卧位)点为∠AOB(∠A'OB')达到最小值时主动脉(或髂血管)左侧壁以及腰大肌前内侧壁上的点,记录各节段AB及A'B'的距离,并在各节段将AB与A'B'比较;将L1 ~L5各节段的A'B'进行节段间比较,并探讨其与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腰大肌截面积(relative psoas cross-sectional area,PCSA)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志愿者的BMI值为18.4~26.5,6例存在主动脉高分叉现象;各节段AB和A'B'(mm):L1/2为14.80±3.89和12.37±3.62,L2/3为12.85±4.16和9.96±3.37,L3/4为12.24±4.10和10.85±3.30,L4/5为9.78±4.69和9.72±4.37;主动脉高分叉者L4/5为7.72±3.56和6.71±2.86.在L1/2、L2/3、L3/4节段A'B'值显著小于AB(P=0.005,0.003,0.020);L4/5节段无论是否存在主动脉高分叉现象均无统计学差异(P=0.946,0.097);不同节段间A'B'值存在显著差异(P=0.046),通道大小趋势为L1/2>L3/4>L2/3>L4/5>主动脉高分叉者L4/5(其中L1/2显著>主动脉高

作者:张帆;马晓生;夏新雷;王洪立;吕飞舟;姜建元

来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6 年 2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8 | 下载:248
作者:
张帆;马晓生;夏新雷;王洪立;吕飞舟;姜建元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6 年 26卷 4期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前斜入路 体位改变 解剖学特点 MRI Oblique lateral approach Position change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
目的:探讨体位变化对L1~L5腰椎前斜入路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通道大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在仰卧位及右侧卧位进行L1~L5 MRI扫描.在位于椎间盘中点的图像内定义椎间盘中心点为O;A(平卧位)/A'(右侧卧位)点以及B(平卧位)/B'(右侧卧位)点为∠AOB(∠A'OB')达到最小值时主动脉(或髂血管)左侧壁以及腰大肌前内侧壁上的点,记录各节段AB及A'B'的距离,并在各节段将AB与A'B'比较;将L1 ~L5各节段的A'B'进行节段间比较,并探讨其与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腰大肌截面积(relative psoas cross-sectional area,PCSA)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志愿者的BMI值为18.4~26.5,6例存在主动脉高分叉现象;各节段AB和A'B'(mm):L1/2为14.80±3.89和12.37±3.62,L2/3为12.85±4.16和9.96±3.37,L3/4为12.24±4.10和10.85±3.30,L4/5为9.78±4.69和9.72±4.37;主动脉高分叉者L4/5为7.72±3.56和6.71±2.86.在L1/2、L2/3、L3/4节段A'B'值显著小于AB(P=0.005,0.003,0.020);L4/5节段无论是否存在主动脉高分叉现象均无统计学差异(P=0.946,0.097);不同节段间A'B'值存在显著差异(P=0.046),通道大小趋势为L1/2>L3/4>L2/3>L4/5>主动脉高分叉者L4/5(其中L1/2显著>主动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