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0 | 下载117

目的:分析应用双生长棒固定治疗重度早发型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临床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重度早发型脊柱侧凸并行双生长棒矫形术治疗的患者25例(男12例,女13例),初次术前主弯Cobb角均大于80°且Risser征≤Ⅰ级.测量初次手术前、手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主弯Cobb角、T1~S1高度、矢状面最大后凸角,分析患者的矫形效果及脊柱高度变化.同时收集患者初次术前、初次术后6月及末次随访的肺功能指标及胸部CT,测量患者初次术前、初次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肺容积,分析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患者初次术前年龄7.8±1.4岁(5~9岁),随访时间40.3±13.1个月(22~54个月),撑开手术次数平均3.2次(3~7次).冠状面主弯Cobb角初次术前为96.7°±15.5°,初次术后改善为50.7°±16.1°,至末次随访时改善为40.3°±10.9°;T1~S1高度由初次术前23.2±3.5cm增至初次术后31.1±3.8cm,而末次随访时增至36.5±4.2cm,矢状面最大后凸角初次术前为73.2°±18.9°,初次术后改善为47.7°±15.8°,末次随访时改善为41.2°±1 1.6°.患者末次随访时肺功能指标及胸廓容积较初次术前明显改善.入组患者共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内固定相关并发症7例(8次),近端交界性后凸4例.结论:双生长

作者:王云生;海涌;孟祥龙;李冬月

来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7 年 27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0 | 下载:117
作者:
王云生;海涌;孟祥龙;李冬月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7 年 27卷 6期
标签:
早发型脊柱侧凸 生长棒 肺功能 并发症 Early onset scoliosis Growing rod Pulmonary function Complication
目的:分析应用双生长棒固定治疗重度早发型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临床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重度早发型脊柱侧凸并行双生长棒矫形术治疗的患者25例(男12例,女13例),初次术前主弯Cobb角均大于80°且Risser征≤Ⅰ级.测量初次手术前、手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主弯Cobb角、T1~S1高度、矢状面最大后凸角,分析患者的矫形效果及脊柱高度变化.同时收集患者初次术前、初次术后6月及末次随访的肺功能指标及胸部CT,测量患者初次术前、初次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肺容积,分析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患者初次术前年龄7.8±1.4岁(5~9岁),随访时间40.3±13.1个月(22~54个月),撑开手术次数平均3.2次(3~7次).冠状面主弯Cobb角初次术前为96.7°±15.5°,初次术后改善为50.7°±16.1°,至末次随访时改善为40.3°±10.9°;T1~S1高度由初次术前23.2±3.5cm增至初次术后31.1±3.8cm,而末次随访时增至36.5±4.2cm,矢状面最大后凸角初次术前为73.2°±18.9°,初次术后改善为47.7°±15.8°,末次随访时改善为41.2°±1 1.6°.患者末次随访时肺功能指标及胸廓容积较初次术前明显改善.入组患者共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内固定相关并发症7例(8次),近端交界性后凸4例.结论: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