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1 | 下载21

目的:探讨脊髓康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44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质量180~220 g,随机抽取24只作为假手术组,仅咬除T9~T11段椎板、棘突。其余采用改良Allen法成功建立SCI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及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4只。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生药剂量50 g/(kg?d)、25 g/(kg?d)、12.5 g/(kg?d)灌胃;醋酸泼尼松组以醋酸泼尼松0.06 g/(kg?d)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均以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术后24 h、3 d、7 d、14 d,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斜板试验,干预后3 d、7 d、14 d处死大鼠取脊髓样本,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脊髓损伤区BDNF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24 h假手术组大鼠BBB评分、斜板试验角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术后3~14 d脊髓康中剂量组和醋酸泼尼松组BBB评分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术后14 d脊髓康中剂量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不同时间点醋酸泼尼松组和脊髓康中剂量组BDN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二者具有等效性(P>0.05)。荧光定量PCR显

作者:郭杨;马勇;潘娅岚;成吉华;黄桂成

来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年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1 | 下载:21
作者:
郭杨;马勇;潘娅岚;成吉华;黄桂成
来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年 8期
标签:
脊髓损伤 脊髓康 轴突再生 微环境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spinal cord injury Jisuikang axonal regeneration microenvironment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ats
目的:探讨脊髓康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44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质量180~220 g,随机抽取24只作为假手术组,仅咬除T9~T11段椎板、棘突。其余采用改良Allen法成功建立SCI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及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4只。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生药剂量50 g/(kg?d)、25 g/(kg?d)、12.5 g/(kg?d)灌胃;醋酸泼尼松组以醋酸泼尼松0.06 g/(kg?d)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均以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术后24 h、3 d、7 d、14 d,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斜板试验,干预后3 d、7 d、14 d处死大鼠取脊髓样本,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脊髓损伤区BDNF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24 h假手术组大鼠BBB评分、斜板试验角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术后3~14 d脊髓康中剂量组和醋酸泼尼松组BBB评分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术后14 d脊髓康中剂量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不同时间点醋酸泼尼松组和脊髓康中剂量组BDN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二者具有等效性(P>0.05)。荧光定量PCR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