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62 | 下载846

目的:使用吞咽造影(VFSS)数字化分析方法观察改良球囊扩张治疗对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食道上括约肌(UES)和舌骨移动功能的影响,定量评价脑干卒中后吞咽功能变化.方法:30例脑干卒中后经吞咽造影确诊为咽期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球囊扩张治疗组与吞咽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5例.球囊扩张组给予球囊扩张治疗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每日各1次,每次30min;吞咽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2次/d,每次30min;两组治疗均为5次/周.分别在治疗前、拔除鼻饲管或治疗已达3周后,进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吞咽造影评估并进行数字化测量分析.测量的指标包括舌骨位移距离,UES最大开放前后径宽度.结果:球囊扩张组12例患者拔除了鼻饲管,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舌骨位移距离,UES最大开放幅度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仅有2例拔除了鼻饲管,治疗后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舌骨位移距离,UES最大开放幅度治疗前后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能够有效地量化吞咽功能,可用于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

作者:窦祖林;兰月;于帆;万桂芳;梅卉子;朱洁

来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年 28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62 | 下载:846
作者:
窦祖林;兰月;于帆;万桂芳;梅卉子;朱洁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年 28卷 9期
标签:
吞咽障碍 脑干卒中 吞咽造影 球囊扩张术 dysphagia brainstem stroke swallowing video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 balloon dilatation
目的:使用吞咽造影(VFSS)数字化分析方法观察改良球囊扩张治疗对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食道上括约肌(UES)和舌骨移动功能的影响,定量评价脑干卒中后吞咽功能变化.方法:30例脑干卒中后经吞咽造影确诊为咽期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球囊扩张治疗组与吞咽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5例.球囊扩张组给予球囊扩张治疗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每日各1次,每次30min;吞咽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2次/d,每次30min;两组治疗均为5次/周.分别在治疗前、拔除鼻饲管或治疗已达3周后,进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吞咽造影评估并进行数字化测量分析.测量的指标包括舌骨位移距离,UES最大开放前后径宽度.结果:球囊扩张组12例患者拔除了鼻饲管,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舌骨位移距离,UES最大开放幅度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仅有2例拔除了鼻饲管,治疗后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舌骨位移距离,UES最大开放幅度治疗前后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能够有效地量化吞咽功能,可用于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