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21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高水平耐药的机制.方法:用E test法筛选出30株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MIC>32 μg/ml)的临床大肠埃希菌株;用梯度平皿法测定诺氟沙星、四环素、氯霉素和氨苄西林的MIC;己烷和环己烷用来研究菌株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聚合酶链反应扩增gyrA、parC、 gyrB 3种基因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域(QRDR)并测序.利用Western blot和Northern blot 检测通用调节子(marA、soxS)和主动外排蛋白AcrA的表达.结果:30株菌中,29株多重耐药,19 株耐受环己烷.所有菌株的gyrA有双突变,即第83位的丝氨酸变为亮氨酸,87位的天冬氨酸替换为天冬酰胺或酪氨酸;6株还有第3个突变,即93位的丙氨酸变为苏氨酸或丝氨酸.在parC基因上,24株菌有单突变,或是80位的丝氨酸变为异亮氨酸(n=21),或是84位的谷氨酸变为赖氨酸(n=3);其他6株菌除了80位的突变外,合并有另一突变(3株84位谷氨酸变为甘氨酸,3株108位的丙氨酸变为缬氨酸).gyrB基因未发现氨基酸的改变.在所有的菌株中未发现marA和soxS表达增加.19株高产AcrA,这些菌同时耐受环己烷;当诺氟沙星MIC>32 μg/ml时,更多的菌高产AcrA(分别为17/24和2/6).结论:靶位点gyrA 和 parC 的改变,是这组细菌对本院氟喹诺酮类耐药的主要机制,而调节子marA和soxS无显著变化,其他调节子

作者:王辉;陈民钧

来源: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 年 2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21
作者:
王辉;陈民钧
来源: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 年 2卷 2期
标签:
氟喹诺酮类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高水平耐药的机制.方法:用E test法筛选出30株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MIC>32 μg/ml)的临床大肠埃希菌株;用梯度平皿法测定诺氟沙星、四环素、氯霉素和氨苄西林的MIC;己烷和环己烷用来研究菌株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聚合酶链反应扩增gyrA、parC、 gyrB 3种基因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域(QRDR)并测序.利用Western blot和Northern blot 检测通用调节子(marA、soxS)和主动外排蛋白AcrA的表达.结果:30株菌中,29株多重耐药,19 株耐受环己烷.所有菌株的gyrA有双突变,即第83位的丝氨酸变为亮氨酸,87位的天冬氨酸替换为天冬酰胺或酪氨酸;6株还有第3个突变,即93位的丙氨酸变为苏氨酸或丝氨酸.在parC基因上,24株菌有单突变,或是80位的丝氨酸变为异亮氨酸(n=21),或是84位的谷氨酸变为赖氨酸(n=3);其他6株菌除了80位的突变外,合并有另一突变(3株84位谷氨酸变为甘氨酸,3株108位的丙氨酸变为缬氨酸).gyrB基因未发现氨基酸的改变.在所有的菌株中未发现marA和soxS表达增加.19株高产AcrA,这些菌同时耐受环己烷;当诺氟沙星MIC>32 μg/ml时,更多的菌高产AcrA(分别为17/24和2/6).结论:靶位点gyrA 和 parC 的改变,是这组细菌对本院氟喹诺酮类耐药的主要机制,而调节子marA和soxS无显著变化,其他调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