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5 | 下载19

目的:为前颅底手术的前方入路和眶外侧入路提供相关的解剖依据.方法:通过对40例颅骨的测量,确定鼻根点和眶额颧点至前颅底上下方各结构的距离和夹角.结果:鼻根点至视交叉沟前缘、视神经管颅口、颈内动脉沟前端、蝶骨小翼后缘、筛前孔和筛后孔的距离分别为(49.7±2.7)mm、(49.9±2.6)mm、(53.5±2.3)mm、(51.3±3.0)mm、(25.3±2.2)mm、(33.0±2.2)mm;眶额颧点至盲孔、视神经管颅口、眶上裂内、外端和眶下裂内、外端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48.0±2.2)mm和91.0°±3.0°、(52.5±2.9)mm和43.6°±3.5°、(51.0±2.2)mm和40.4°±4.2°、(34.5±2.7)mm和36.6°±5.7°、(50.3±2.3)mm和37.8°±4.3°、(25.8±2.3)mm和24.7°±3.3°.结论:两种手术入路有关测量结果,有助于手术入路设计,并可为术中准确定位有关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夏寅;王天铎;蔡晓岚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0 年 18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5 | 下载:19
作者:
夏寅;王天铎;蔡晓岚
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0 年 18卷 3期
标签:
颅底手术 前方入路 眶外侧入路
目的:为前颅底手术的前方入路和眶外侧入路提供相关的解剖依据.方法:通过对40例颅骨的测量,确定鼻根点和眶额颧点至前颅底上下方各结构的距离和夹角.结果:鼻根点至视交叉沟前缘、视神经管颅口、颈内动脉沟前端、蝶骨小翼后缘、筛前孔和筛后孔的距离分别为(49.7±2.7)mm、(49.9±2.6)mm、(53.5±2.3)mm、(51.3±3.0)mm、(25.3±2.2)mm、(33.0±2.2)mm;眶额颧点至盲孔、视神经管颅口、眶上裂内、外端和眶下裂内、外端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48.0±2.2)mm和91.0°±3.0°、(52.5±2.9)mm和43.6°±3.5°、(51.0±2.2)mm和40.4°±4.2°、(34.5±2.7)mm和36.6°±5.7°、(50.3±2.3)mm和37.8°±4.3°、(25.8±2.3)mm和24.7°±3.3°.结论:两种手术入路有关测量结果,有助于手术入路设计,并可为术中准确定位有关结构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