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6 | 下载45

目的:为改进经尿道内窥镜下前列腺切除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内窥镜下分别观察测量200例正常成人男性和80例Ⅰ°、Ⅱ°,70例Ⅲ°前列腺增生病人的后尿道形态学特点.结果:①尿道膜部后上缘至精阜之间有一弧形粘膜皱襞,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呈环形;②前列腺两侧叶裂隙顶部恒定位于11~1点处之间;③尿道前列腺部上、下径,膀胱颈最高点至精阜距离,精阜上、下径,尿道膜部上缘至精阜的距离在正常组、Ⅰ°、Ⅱ°、Ⅲ°前列腺增生组分别为(3.62±0.65),(4.36±0.59),(4.76±0.50)cm;(4.30±0.65),(5.41±0.56),(6.12±0.78)cm;(0.66±0.12),(0.72±0.16),(0.79±0.16)cm;(1.29±0.15),(1.17±0.16),(1.00±0.18)cm.结论:精阜及其相对位置的准确定位、精阜至尿道膜部上缘的距离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关键.

作者:丁泓文;苏泽轩;梁尉波;钟玲;何文芳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4 年 22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6 | 下载:45
作者:
丁泓文;苏泽轩;梁尉波;钟玲;何文芳
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4 年 22卷 3期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解剖学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目的:为改进经尿道内窥镜下前列腺切除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内窥镜下分别观察测量200例正常成人男性和80例Ⅰ°、Ⅱ°,70例Ⅲ°前列腺增生病人的后尿道形态学特点.结果:①尿道膜部后上缘至精阜之间有一弧形粘膜皱襞,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呈环形;②前列腺两侧叶裂隙顶部恒定位于11~1点处之间;③尿道前列腺部上、下径,膀胱颈最高点至精阜距离,精阜上、下径,尿道膜部上缘至精阜的距离在正常组、Ⅰ°、Ⅱ°、Ⅲ°前列腺增生组分别为(3.62±0.65),(4.36±0.59),(4.76±0.50)cm;(4.30±0.65),(5.41±0.56),(6.12±0.78)cm;(0.66±0.12),(0.72±0.16),(0.79±0.16)cm;(1.29±0.15),(1.17±0.16),(1.00±0.18)cm.结论:精阜及其相对位置的准确定位、精阜至尿道膜部上缘的距离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