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266

目的:研究背阔肌肌皮穿支血管在皮肤内的走行和分布面积,探索背阔肌穿支皮瓣的切取范围和预测该穿支皮瓣的成活面积.方法:(1)选用10具新鲜尸体,采用改良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进行动脉灌注.解剖胸背动脉穿支血管(口径大于0.5 mm).分别拍摄X线片以显示胸背动脉在背阔肌内和其穿支血管皮肤内的形态和分布.测定穿支血管的数量、口径及其供应区域的面积.(2)在解剖研究基础上应用了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和躯干皮肤缺损共6例.结果:发现胸背动脉发出3~6支肌皮穿支胸背动脉血管供应皮肤.其中最大的胸背动脉穿支起自外侧支,位于腋后襞下6~8cm.其以下从外侧支发出的穿支数可多达3个,每间隔1.5~4 cm发出穿支.每个穿支斜行3~5cm穿过肌肉达皮肤.穿支动脉口径约为0.3~0.6mm,均有两条伴行静脉.临床应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6例,皮瓣最大面积为20cm×12cm,最小为15 cm×8 cm.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14个月,皮瓣外形均满意,无需二次手术修薄皮瓣.供区隐蔽,无背阔肌功能障碍.结论:本研究为预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成活面积及安全可靠地切取该穿支皮瓣提供解剖依据.

作者:杨大平;唐茂林;Christopher R.Geddes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 年 24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266
作者:
杨大平;唐茂林;Christopher R.Geddes
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 年 24卷 3期
标签:
背阔肌 胸背动脉 肌皮动脉穿支 皮瓣
目的:研究背阔肌肌皮穿支血管在皮肤内的走行和分布面积,探索背阔肌穿支皮瓣的切取范围和预测该穿支皮瓣的成活面积.方法:(1)选用10具新鲜尸体,采用改良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进行动脉灌注.解剖胸背动脉穿支血管(口径大于0.5 mm).分别拍摄X线片以显示胸背动脉在背阔肌内和其穿支血管皮肤内的形态和分布.测定穿支血管的数量、口径及其供应区域的面积.(2)在解剖研究基础上应用了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和躯干皮肤缺损共6例.结果:发现胸背动脉发出3~6支肌皮穿支胸背动脉血管供应皮肤.其中最大的胸背动脉穿支起自外侧支,位于腋后襞下6~8cm.其以下从外侧支发出的穿支数可多达3个,每间隔1.5~4 cm发出穿支.每个穿支斜行3~5cm穿过肌肉达皮肤.穿支动脉口径约为0.3~0.6mm,均有两条伴行静脉.临床应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6例,皮瓣最大面积为20cm×12cm,最小为15 cm×8 cm.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14个月,皮瓣外形均满意,无需二次手术修薄皮瓣.供区隐蔽,无背阔肌功能障碍.结论:本研究为预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成活面积及安全可靠地切取该穿支皮瓣提供解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