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3 | 下载5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65岁老年人中最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亲属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目前A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分子生物学家提出多种假说,主要有β淀粉样蛋白假说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假说,并提出与之相关的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异常免疫应答引起的炎症和基因突变等机制.根据这些机制,药物研究者研发出针对不同治疗途径的药物,并进行临床治疗探索.早先批准的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目前转入研发疾病缓和疗法的药物.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和辅助治疗药物对AD也有一定疗效.文中通过文献综述,梳理AD发病的可能机制,总结当前的AD治疗策略,阐述药物研发所遇到的瓶颈和疾病预防策略,以期为AD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作者:李婉琳;宋勋;叶亮;贺震旦;肖小华

来源: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1 年 29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3 | 下载:53
作者:
李婉琳;宋勋;叶亮;贺震旦;肖小华
来源: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1 年 29卷 5期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药物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AD)是>65岁老年人中最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亲属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目前A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分子生物学家提出多种假说,主要有β淀粉样蛋白假说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假说,并提出与之相关的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异常免疫应答引起的炎症和基因突变等机制.根据这些机制,药物研究者研发出针对不同治疗途径的药物,并进行临床治疗探索.早先批准的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目前转入研发疾病缓和疗法的药物.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和辅助治疗药物对AD也有一定疗效.文中通过文献综述,梳理AD发病的可能机制,总结当前的AD治疗策略,阐述药物研发所遇到的瓶颈和疾病预防策略,以期为AD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