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26 | 下载0

目的:在弥散张量成像下,使用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来探讨双相障碍患者相对于对照组脑白质完整性的差异.方法:采集15例双相障碍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的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分别对每个被试的图像进行配准并进行定量计算,在得到可靠的FA和ADC后,使用SPM软件包分别对FA和ADC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双相障碍患者在胼胝体、左侧颞上回(体素=15)区域FA值降低,而在右侧小脑扁桃体、右侧枕叶、右侧豆状核壳部、右侧额叶、右侧顶叶、左侧颞叶(颞中回、颞上回(体素=47))、尾状核、右侧丘脑、左侧前额叶等区域FA值升高;②同时在右侧颞中回、前额叶中央沟附近、中央后回区域ADC值降低,而在胼胝体、左侧颞上回、右侧绒球小结叶区域ADC值升高.结论:双相障碍患者胼胝体连接左右半球的信息传递能力减弱,局部区域白质FA值升高,这可能是双相障碍患者思维奔逸、情感高涨、活动增加等精神活动增加而失去控制的原因.

作者:李恒;赵书俊;吴国伟;王建立;王云霞;聂彬彬;刘哲宁;单保慈

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年 21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26 | 下载:0
作者:
李恒;赵书俊;吴国伟;王建立;王云霞;聂彬彬;刘哲宁;单保慈
来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年 21卷 5期
标签:
双相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t-检验 胼胝体 Bipolar disorder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t-test Corpus callosum
目的:在弥散张量成像下,使用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来探讨双相障碍患者相对于对照组脑白质完整性的差异.方法:采集15例双相障碍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的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分别对每个被试的图像进行配准并进行定量计算,在得到可靠的FA和ADC后,使用SPM软件包分别对FA和ADC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双相障碍患者在胼胝体、左侧颞上回(体素=15)区域FA值降低,而在右侧小脑扁桃体、右侧枕叶、右侧豆状核壳部、右侧额叶、右侧顶叶、左侧颞叶(颞中回、颞上回(体素=47))、尾状核、右侧丘脑、左侧前额叶等区域FA值升高;②同时在右侧颞中回、前额叶中央沟附近、中央后回区域ADC值降低,而在胼胝体、左侧颞上回、右侧绒球小结叶区域ADC值升高.结论:双相障碍患者胼胝体连接左右半球的信息传递能力减弱,局部区域白质FA值升高,这可能是双相障碍患者思维奔逸、情感高涨、活动增加等精神活动增加而失去控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