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4 | 下载0

目的:研究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的特征.方法:纳入49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与患者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相匹配的42名正常对照.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和失言识别测验(faux pas recognition)比较两组共情能力.采用疼痛共情范式比较两组疼痛共情能力.结果:①患者组在IRI-C的同情性关心因子得分小于对照组;②患者组在失言识别测验的识别失言问题、理解失言问题和失言相关问题的得分均小于对照组.③患者组判断疼痛图片和中性图片的正确率均低于对照组,判断疼痛和中性图片的反应时均大于对照组,在疼痛评级中对疼痛图片的等级评定得分低于对照组,对中性图片的等级评定两组无差异.④患者组在IRI-C的同情性关心和个人痛苦因子得分与病程成负相关.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能力降低.

作者:吴姗姗;朱春燕;解方舟;钟慧;莫大明;张立花;汪凯

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 年 2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4 | 下载:0
作者:
吴姗姗;朱春燕;解方舟;钟慧;莫大明;张立花;汪凯
来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 年 24卷 5期
标签: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共情 失言识别 疼痛共情 Adolescent schizophrenia Empathy Faux pas recognition Empathy for pain
目的:研究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的特征.方法:纳入49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与患者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相匹配的42名正常对照.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和失言识别测验(faux pas recognition)比较两组共情能力.采用疼痛共情范式比较两组疼痛共情能力.结果:①患者组在IRI-C的同情性关心因子得分小于对照组;②患者组在失言识别测验的识别失言问题、理解失言问题和失言相关问题的得分均小于对照组.③患者组判断疼痛图片和中性图片的正确率均低于对照组,判断疼痛和中性图片的反应时均大于对照组,在疼痛评级中对疼痛图片的等级评定得分低于对照组,对中性图片的等级评定两组无差异.④患者组在IRI-C的同情性关心和个人痛苦因子得分与病程成负相关.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能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