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1 | 下载0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M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氟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AS) 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待细胞生长到融合状态时加入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 5mg/L作用0、12、24、48h,观察LPC对ICAM和MMP-9表达的影响.不同浓度(10-7~10-5mol/L)的氟伐他汀预先孵育20min,然后加入LPC(5mg/L)作用24h,用免疫细胞染色法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p65)、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vase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蛋白和用RT-PCR检测MMP-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LPC能明显增加ICAM-1、VCAM-1和MMP-9的表达,相关分析表明,NF-κBp65与ICAM-1、VCAM-1和MMP-9的表达呈直线相关关系.而预先应用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干预后,上述效应明显减弱,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LPC通过激活NF-κBp65而导致内皮细胞ICAM-1、VCAM-1和MMP-9的表达增强,而氟伐他汀对上述效应有抑制作用.

作者:李健哲;陈颇静;蔡志春;黎敏;王晨静;吴建华;方云祥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7 年 12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1 | 下载:0
作者:
李健哲;陈颇静;蔡志春;黎敏;王晨静;吴建华;方云祥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7 年 12卷 1期
标签:
氟伐他汀 溶血磷脂酰胆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核因子-κBp65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M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氟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AS) 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待细胞生长到融合状态时加入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 5mg/L作用0、12、24、48h,观察LPC对ICAM和MMP-9表达的影响.不同浓度(10-7~10-5mol/L)的氟伐他汀预先孵育20min,然后加入LPC(5mg/L)作用24h,用免疫细胞染色法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p65)、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vase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蛋白和用RT-PCR检测MMP-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LPC能明显增加ICAM-1、VCAM-1和MMP-9的表达,相关分析表明,NF-κBp65与ICAM-1、VCAM-1和MMP-9的表达呈直线相关关系.而预先应用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干预后,上述效应明显减弱,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LPC通过激活NF-κBp65而导致内皮细胞ICAM-1、VCAM-1和MMP-9的表达增强,而氟伐他汀对上述效应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