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9 | 下载0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从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变化角度探讨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治疗中血小板高反应(HAPR)的发生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随后将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T2 DM组、正常+阿司匹林组、T2 DM+阿司匹林组.通过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检测不同组别小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利用多变量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长期给予阿司匹林的T2 DM雌性小鼠的血小板表面CD62P及血浆血栓素(TXB2)/6-keto-PGF1α的比值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改变,这表明在T2 DM雌性小鼠上,阿司匹林药效降低,发生HAPR;正常组和正常+阿司匹林组之间代谢组别的趋离程度明显大于T2 DM和T2 DM+阿司匹林组,进一步证实T2 DM雌性小鼠发生了HAPR;生化代谢通路分析提示T2 DM小鼠HAPR的发生与糖酵解或糖异生作用、丙酮酸代谢、柠檬酸循环、抗坏血酸代谢、花生四烯酸等代谢通路的增强密切相关.结论:代谢组检测中筛选所获得的差异代谢物提示了糖尿病状态下HAPR的发生涉及不同代谢途径的改变,这为进一步阐明糖尿病状态下HA-PR的生物学机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作者:张浩文;朱业锦;武相;陈寒昱;宋玉磊;卞尧尧;郝海平;陈晓虎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 年 25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9 | 下载:0
作者:
张浩文;朱业锦;武相;陈寒昱;宋玉磊;卞尧尧;郝海平;陈晓虎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 年 25卷 3期
标签:
代谢组学 糖尿病 阿司匹林治疗中血小板高反应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从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变化角度探讨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治疗中血小板高反应(HAPR)的发生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随后将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T2 DM组、正常+阿司匹林组、T2 DM+阿司匹林组.通过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检测不同组别小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利用多变量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长期给予阿司匹林的T2 DM雌性小鼠的血小板表面CD62P及血浆血栓素(TXB2)/6-keto-PGF1α的比值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改变,这表明在T2 DM雌性小鼠上,阿司匹林药效降低,发生HAPR;正常组和正常+阿司匹林组之间代谢组别的趋离程度明显大于T2 DM和T2 DM+阿司匹林组,进一步证实T2 DM雌性小鼠发生了HAPR;生化代谢通路分析提示T2 DM小鼠HAPR的发生与糖酵解或糖异生作用、丙酮酸代谢、柠檬酸循环、抗坏血酸代谢、花生四烯酸等代谢通路的增强密切相关.结论:代谢组检测中筛选所获得的差异代谢物提示了糖尿病状态下HAPR的发生涉及不同代谢途径的改变,这为进一步阐明糖尿病状态下HA-PR的生物学机制奠定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