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 | 下载0

目的:研究阴沟肠杆菌AmpC酶第70位苏氨酸(Thr)残基突变对其底物特性的影响.方法:PCR(聚合酶链反应)法克隆野生型ampC基因,PCR定点突变法在野生型ampC基因上构建点突变,使野生型AmpC酶的第70位Thr分别被异亮氨酸(Ile)、天冬酰胺(Asn)或丝氨酸(Ser)替换.琼脂稀释法测定β-内酰胺抗生素对各重组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野生型或突变型AmpC酶对β-内酰胺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结果:Thr70被Asn或Ser替换对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底物特性没有明显影响,也没有改变重组菌的耐药特性;Thr70被Ile替换后,AmpC酶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的相对水解率分别升高了约120倍、4倍和6倍,并使头孢呋辛对重组菌的MIC增加了16倍.结论:Thr70替换为Ile可以增强阴沟肠杆菌AmpC酶对氧亚氨基头孢菌素的水解活性,其机制可能与Thr70和Gln219之间的氢键连接因突变消失有关.

作者:佘丹阳;刘又宁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3 年 1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 | 下载:0
作者:
佘丹阳;刘又宁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3 年 19卷 3期
标签:
肠杆菌,阴沟 β-内酰胺酶类 抗药性,微生物 突变
目的:研究阴沟肠杆菌AmpC酶第70位苏氨酸(Thr)残基突变对其底物特性的影响.方法:PCR(聚合酶链反应)法克隆野生型ampC基因,PCR定点突变法在野生型ampC基因上构建点突变,使野生型AmpC酶的第70位Thr分别被异亮氨酸(Ile)、天冬酰胺(Asn)或丝氨酸(Ser)替换.琼脂稀释法测定β-内酰胺抗生素对各重组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野生型或突变型AmpC酶对β-内酰胺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结果:Thr70被Asn或Ser替换对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底物特性没有明显影响,也没有改变重组菌的耐药特性;Thr70被Ile替换后,AmpC酶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的相对水解率分别升高了约120倍、4倍和6倍,并使头孢呋辛对重组菌的MIC增加了16倍.结论:Thr70替换为Ile可以增强阴沟肠杆菌AmpC酶对氧亚氨基头孢菌素的水解活性,其机制可能与Thr70和Gln219之间的氢键连接因突变消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