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建立氟伐他汀在高血脂患者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并探讨影响PPK特征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52例原发性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服用氟伐他汀40,80 mg后,用HPLC-MS/MS法检测氟伐他汀血药浓度,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PCR)法检测OATP1B1基因多态性;用NONMEM建立氟伐他汀PPK模型,考察一般生物学特征和基因多态性和实验室生化指标等45个变量对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用自举法进行验证.结果 氟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患者体内的PPK可用一房室模型描述,个体间变异符合乘法模型.氟伐他汀的清除率和分布容积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1.16×10-1L·h-1和4.16×103 L.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 B1) 388A>G、OATP1B1 521T>C、合并丹参制剂给药、年龄对氟伐他汀的PPK参数有显著影响.模型计算值和500次自举法验证值相符.结论 OATP1 B1 388位点突变降低清除率,合并丹参制剂给药升高清除率,OATP1 B1 521位点突变降低分布容积,分布容积随年龄增大而增大.本研究建立的氟伐他汀PPK模型稳定可靠.

作者:刘志军;张红;熊玉卿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 年 33卷 1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刘志军;张红;熊玉卿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 年 33卷 13期
标签:
氟伐他汀 高血脂患者 群体药代动力学 fluvastat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c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目的 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建立氟伐他汀在高血脂患者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并探讨影响PPK特征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52例原发性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服用氟伐他汀40,80 mg后,用HPLC-MS/MS法检测氟伐他汀血药浓度,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PCR)法检测OATP1B1基因多态性;用NONMEM建立氟伐他汀PPK模型,考察一般生物学特征和基因多态性和实验室生化指标等45个变量对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用自举法进行验证.结果 氟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患者体内的PPK可用一房室模型描述,个体间变异符合乘法模型.氟伐他汀的清除率和分布容积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1.16×10-1L·h-1和4.16×103 L.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 B1) 388A>G、OATP1B1 521T>C、合并丹参制剂给药、年龄对氟伐他汀的PPK参数有显著影响.模型计算值和500次自举法验证值相符.结论 OATP1 B1 388位点突变降低清除率,合并丹参制剂给药升高清除率,OATP1 B1 521位点突变降低分布容积,分布容积随年龄增大而增大.本研究建立的氟伐他汀PPK模型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