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 观察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联用生长抑素对肝硬化(LC)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8例LC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每次20 mg,每天2次,口服;试验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用生理盐水配成100 U·mL-1的有效消化缓冲液,口服,生长抑素用5%的葡萄糖溶液溶解,首先缓慢静脉注射250μg,而后立即以250μg·h-1,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分别为(12.29±3.05)s,(31.64±6.59)s,(55.46±6.59)×109/L,(276.26±39.47)g·L-1,对照组分别为(17.31±3.62)s,(45.57±5.31)s,(68.51±7.28)×109/L,(387.81±43.58)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恶心1例,头疼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患者共发生恶心、头疼、腹胀各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杜妙嫣;韩阳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0 年 36卷 9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杜妙嫣;韩阳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0 年 36卷 9期
标签: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生长抑素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血流动力学 炎性因子 凝血功能
目的 观察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联用生长抑素对肝硬化(LC)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8例LC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每次20 mg,每天2次,口服;试验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用生理盐水配成100 U·mL-1的有效消化缓冲液,口服,生长抑素用5%的葡萄糖溶液溶解,首先缓慢静脉注射250μg,而后立即以250μg·h-1,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分别为(12.29±3.05)s,(31.64±6.59)s,(55.46±6.59)×109/L,(276.26±39.47)g·L-1,对照组分别为(17.31±3.62)s,(45.57±5.31)s,(68.51±7.28)×109/L,(387.81±43.58)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恶心1例,头疼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患者共发生恶心、头疼、腹胀各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