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8 | 下载1

目的 从中药尖尾芋中分离提纯出多糖,鉴定其理化性质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苯酚-硫酸法和Bradford法分别测定尖尾芋水提物中总多糖和总蛋白的含量.经过水提、Sevag法除蛋白、透析、醇沉等步骤将尖尾芋粗多糖提取出来,并通过DEAE-52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纯化多糖.对纯化多糖进行理化检识,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进行尖尾芋多糖(polysaccharide of Alocasia cucullata,PAC)诱导THP-1细胞分化实验;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5,10,20,40,80,160,320,640和1280μg·mL-1 PAC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尖尾芋水提物中糖和蛋白含量百分比分别为67.89%和7.40%.纯化多糖的纯度较高,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属于非淀粉类多糖,不含游离单糖、多酚、糖醛酸和蛋白质,其由D-葡萄糖和D-半乳糖组成.PAC可诱导THP-1细胞分化.PAC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48 h的结果显示,80和160μg·mL-1的PAC处理组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570)分别为(18.24±0.57)×10-2和(17.16±0.49)×1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46±0.37)×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AC作用于小鼠脾细胞48 h后,40μg·mL-1的PAC处理组的OD570为(16.97±0.19)×10-2,明显高于对照

作者:周绮纯;彭求贤;林汝堃;陈毅飞;李婵;陈志杰;史珏;莫志贤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2 年 38卷 1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8 | 下载:1
作者:
周绮纯;彭求贤;林汝堃;陈毅飞;李婵;陈志杰;史珏;莫志贤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2 年 38卷 17期
标签:
尖尾芋多糖 分离 提纯 理化性质 免疫活性
目的 从中药尖尾芋中分离提纯出多糖,鉴定其理化性质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苯酚-硫酸法和Bradford法分别测定尖尾芋水提物中总多糖和总蛋白的含量.经过水提、Sevag法除蛋白、透析、醇沉等步骤将尖尾芋粗多糖提取出来,并通过DEAE-52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纯化多糖.对纯化多糖进行理化检识,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进行尖尾芋多糖(polysaccharide of Alocasia cucullata,PAC)诱导THP-1细胞分化实验;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5,10,20,40,80,160,320,640和1280μg·mL-1 PAC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尖尾芋水提物中糖和蛋白含量百分比分别为67.89%和7.40%.纯化多糖的纯度较高,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属于非淀粉类多糖,不含游离单糖、多酚、糖醛酸和蛋白质,其由D-葡萄糖和D-半乳糖组成.PAC可诱导THP-1细胞分化.PAC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48 h的结果显示,80和160μg·mL-1的PAC处理组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570)分别为(18.24±0.57)×10-2和(17.16±0.49)×1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46±0.37)×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AC作用于小鼠脾细胞48 h后,40μg·mL-1的PAC处理组的OD570为(16.97±0.19)×10-2,明显高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