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9 | 下载62

目的:总结贝赫切特综合征致主动脉瘤形成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性治疗经验,探讨临床诊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4例贝赫切特综合征致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给予腔内支架置入术,手术时间较短,术后2周出院,未见脊柱缺血所致截瘫现象。2例患者未达到手术标准,根据口腔溃疡、会阴部溃疡或皮肤损害等临床症状及血沉和C反应蛋白值指导保守治疗,并定期复查胸部CT血管造影( CTA)。4例患者随访8~60个月,一般情况良好,未见主动脉瘤形成。结论贝赫切特综合征导致主动脉瘤形成,多见于年轻男性。胸部CTA应作为诊断手段,一旦发现主动脉瘤,应积极干预。若瘤径范围有限,可内科保守治疗,并密切随诊。腔内治疗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但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后再次发生主动脉瘤很难避免。为了抑制血管炎、防止动脉瘤复发,应当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血管炎性药物,并通过血沉和C-反应蛋白指导用药。

作者:霍小森;李震;汪忠镐

来源: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年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9 | 下载:62
作者:
霍小森;李震;汪忠镐
来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年 8期
标签:
贝赫切特综合征 主动脉瘤 临床特点
目的:总结贝赫切特综合征致主动脉瘤形成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性治疗经验,探讨临床诊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4例贝赫切特综合征致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给予腔内支架置入术,手术时间较短,术后2周出院,未见脊柱缺血所致截瘫现象。2例患者未达到手术标准,根据口腔溃疡、会阴部溃疡或皮肤损害等临床症状及血沉和C反应蛋白值指导保守治疗,并定期复查胸部CT血管造影( CTA)。4例患者随访8~60个月,一般情况良好,未见主动脉瘤形成。结论贝赫切特综合征导致主动脉瘤形成,多见于年轻男性。胸部CTA应作为诊断手段,一旦发现主动脉瘤,应积极干预。若瘤径范围有限,可内科保守治疗,并密切随诊。腔内治疗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但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后再次发生主动脉瘤很难避免。为了抑制血管炎、防止动脉瘤复发,应当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血管炎性药物,并通过血沉和C-反应蛋白指导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