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4 | 下载64

目的:系统评价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先天性泪囊突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先天性泪囊突出胎儿的产前超声图像特点,并与产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全部病例均从眼科医生或直接从患儿父母处获得随访结果.结果:胎儿先天性泪囊突出超声图像特点:二维超声扫查可见胎儿眼眶内眦部内下方类圆形,边界清晰的无回声液性区,CDFI未检出血流信号.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同时在A(矢状切面)、B(横切面)、C(冠状面)平面显示该液性区,多层面分析病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利用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可直观显示内眦部向表面突出的包块.产前共18例胎儿怀疑为先天性泪囊突出,产后均得到证实.囊肿直径在0.3~1.2 cm之间,均无眼球受压移位现象.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可对先天性泪囊突出病灶处做出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变位置,病灶各个径线的大小,血运情况,与周围软组织及骨性结构的毗邻关系等.本研究发现先天性泪囊突出病灶最长径线大于或等于1.0 cm,且多次复查未见明显减小者,自愈率低,预后相对较差.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先天性泪囊突出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玉婷;蔡爱露;王冰;王彧;王晓光

来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 年 2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4 | 下载:64
作者:
刘玉婷;蔡爱露;王冰;王彧;王晓光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 年 26卷 1期
标签:
畸形 超声检查,产前 Abnormalities Ultrasonography,prenatal
目的:系统评价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先天性泪囊突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先天性泪囊突出胎儿的产前超声图像特点,并与产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全部病例均从眼科医生或直接从患儿父母处获得随访结果.结果:胎儿先天性泪囊突出超声图像特点:二维超声扫查可见胎儿眼眶内眦部内下方类圆形,边界清晰的无回声液性区,CDFI未检出血流信号.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同时在A(矢状切面)、B(横切面)、C(冠状面)平面显示该液性区,多层面分析病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利用三维表面成像技术可直观显示内眦部向表面突出的包块.产前共18例胎儿怀疑为先天性泪囊突出,产后均得到证实.囊肿直径在0.3~1.2 cm之间,均无眼球受压移位现象.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可对先天性泪囊突出病灶处做出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变位置,病灶各个径线的大小,血运情况,与周围软组织及骨性结构的毗邻关系等.本研究发现先天性泪囊突出病灶最长径线大于或等于1.0 cm,且多次复查未见明显减小者,自愈率低,预后相对较差.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先天性泪囊突出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