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0 | 下载0

目的 利用转录组学方法研究高温环境对德国小蠊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这些基因的功能富集类别和参与代谢通路,进而推测德国小蠊的高温应答分子机制.方法 以25℃环境为对照,对40℃高温处理2h的德国小蠊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计算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ene Ontology database基因功能富集数据库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基因及基因组京都信息数据库分析基因功能富集和代谢途径.结果 测序数据经筛选后,得到93725712个读序,计算生成高温应答上调表达基因524个、下调表达基因525个.高温应答基因功能富集到14个类别和30个KEGG代谢途径,基因分类包括真菌防御反应、胁迫应答、苯丙氨酸4单加氧酶活性、L苯丙氨酸分解代谢、细胞外区、色氨酸5单加氧酶活性、芳香化酶活性、铁离子结合、氨基酸结合、膜结合细胞器、内质网膜、氧化还原酶活性、羧酸酯水解酶活性和信息素应答等方面.结论 德国小蠊可能从真菌防御反应、胁迫应答等几个方面应对高温胁迫,为揭示德国小蠊高温应答和耐受分子机制提供基础.

作者:陈宏宇;张雅明;张文佳;于洋;高晓丽;王玥

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年 31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0 | 下载:0
作者:
陈宏宇;张雅明;张文佳;于洋;高晓丽;王玥
来源: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年 31卷 1期
标签:
德国小蠊 高温 基因表达
目的 利用转录组学方法研究高温环境对德国小蠊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这些基因的功能富集类别和参与代谢通路,进而推测德国小蠊的高温应答分子机制.方法 以25℃环境为对照,对40℃高温处理2h的德国小蠊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计算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ene Ontology database基因功能富集数据库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基因及基因组京都信息数据库分析基因功能富集和代谢途径.结果 测序数据经筛选后,得到93725712个读序,计算生成高温应答上调表达基因524个、下调表达基因525个.高温应答基因功能富集到14个类别和30个KEGG代谢途径,基因分类包括真菌防御反应、胁迫应答、苯丙氨酸4单加氧酶活性、L苯丙氨酸分解代谢、细胞外区、色氨酸5单加氧酶活性、芳香化酶活性、铁离子结合、氨基酸结合、膜结合细胞器、内质网膜、氧化还原酶活性、羧酸酯水解酶活性和信息素应答等方面.结论 德国小蠊可能从真菌防御反应、胁迫应答等几个方面应对高温胁迫,为揭示德国小蠊高温应答和耐受分子机制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