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150

目的:探讨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自2009年5月~ 2012年12月,行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92例,经有效随诊回访1个月至6个月以上者87例,其中切口选择腋下者26例,乳晕者61例.结果:87例(174只)乳房形态自然,无移位及双乳房现象,未见明显肌肉移位而产生乳房畸形的现象,无血肿、感染及包膜挛缩等并发症,医患双方均较满意.结论: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由于假体处于双平面,增加了假体置入腔隙的容积,并且肌肉的收缩和腺体在假体表面的滑动,使三者处于动态的相互作用中,减少了假体与腺体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包膜挛缩的发生率.对于乳腺组织稀少者分离切断肌肉的位置应在下皱襞上2~3 cm,至少应在乳腺腺体能覆盖的范围之内,否则假体易向外疝出以致术后极易触到假体边缘.

作者:祁向峰;孙森;陈粤庆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 2013 年 22卷 1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150
作者:
祁向峰;孙森;陈粤庆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2013 年 22卷 16期
标签:
隆乳术 双平面 乳房假体 breast augmentation dual-plane breast prosthesis
目的:探讨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自2009年5月~ 2012年12月,行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92例,经有效随诊回访1个月至6个月以上者87例,其中切口选择腋下者26例,乳晕者61例.结果:87例(174只)乳房形态自然,无移位及双乳房现象,未见明显肌肉移位而产生乳房畸形的现象,无血肿、感染及包膜挛缩等并发症,医患双方均较满意.结论:双平面法假体隆乳术,由于假体处于双平面,增加了假体置入腔隙的容积,并且肌肉的收缩和腺体在假体表面的滑动,使三者处于动态的相互作用中,减少了假体与腺体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包膜挛缩的发生率.对于乳腺组织稀少者分离切断肌肉的位置应在下皱襞上2~3 cm,至少应在乳腺腺体能覆盖的范围之内,否则假体易向外疝出以致术后极易触到假体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