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2 | 下载0

目的 了解当地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抽取安徽省某县5 022名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居住5年以上者)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放户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17.52%(标化率为14.81%),其中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8.13%和16.90%.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值分别为395.664、488.945,P<0.01).高血压知晓率为80.80%,高血压控制率为40.34%,药物治疗率为54.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超重(OR=3.494,95%CI=1.271~9.601)、肥胖(OR=6.722,95%CI=2.290~19.728)、40~岁(OR=9.657,95%CI=6.383~14.609)、60岁以上(OR=37.241,95%CI=23.791~58.294)、腹型肥胖(OR=1.460,95%CI=1.068~1.996)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中等劳动强度(OR=0.578,95%CI=0.413~0.809)、重度劳动强度(OR=0.370,95%CI=0.269~0.509)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 应加强健康运动,合理膳食,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作者:唐震海;孙红敏;宋玉梅;何婷婷;朱敏;程攀;张茜;黄芬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4 年 22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2 | 下载:0
作者:
唐震海;孙红敏;宋玉梅;何婷婷;朱敏;程攀;张茜;黄芬
来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4 年 22卷 1期
标签: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健康促进 预防
目的 了解当地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抽取安徽省某县5 022名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居住5年以上者)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放户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17.52%(标化率为14.81%),其中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8.13%和16.90%.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值分别为395.664、488.945,P<0.01).高血压知晓率为80.80%,高血压控制率为40.34%,药物治疗率为54.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超重(OR=3.494,95%CI=1.271~9.601)、肥胖(OR=6.722,95%CI=2.290~19.728)、40~岁(OR=9.657,95%CI=6.383~14.609)、60岁以上(OR=37.241,95%CI=23.791~58.294)、腹型肥胖(OR=1.460,95%CI=1.068~1.996)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中等劳动强度(OR=0.578,95%CI=0.413~0.809)、重度劳动强度(OR=0.370,95%CI=0.269~0.509)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 应加强健康运动,合理膳食,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