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2 | 下载76

目的 寻找不同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GSTs)的超声内镜(EUS)图像特点差异.方法 收集温州市3大医院286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GSTs患者,根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将其分为极低危组、低危组、中危组以及高危组;回顾分析不同侵袭危险性GSTs组间临床资料及EUS图像特征,寻找差异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86例GSTs形状绝大多数规则(262/286),最常起源于胃固有肌层(219/286),病灶多呈低回声改变(254/286)、回声均匀(212/286)、边界清楚(264/286),有一部分可见钙化(79/286)、溃疡(75/286)以及囊性变(54/286).286例GSTs中极低危组60例(20.98%),低危组112例(39.16%),中危组73例(25.52%),高危组41例(14.34%);单因素分析显示侵袭危险性越高,溃疡越好发,内部回声不均匀、钙化及囊性变现象越常见;而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溃疡的发生(OR=2.44,95%CI:1.36~3.18)是唯一预测GSTs侵袭危险性分级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不同侵袭危险性GSTs在EUS图像的表现有所差异,除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外,表面溃疡的发生同样是预测GSTs侵袭危险性的重要标志.

作者:卢光荣;周羽翙;钟金伟;金健威;符媚;虞晨;黄智铭;薛战雄

来源:中国内镜杂志 2016 年 22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2 | 下载:76
作者:
卢光荣;周羽翙;钟金伟;金健威;符媚;虞晨;黄智铭;薛战雄
来源:
中国内镜杂志 2016 年 22卷 1期
标签:
侵袭危险性 胃间质瘤 超声内镜 危险因素 invasive risk gastric stromal tumors endoscopic ultrasound risk factors
目的 寻找不同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GSTs)的超声内镜(EUS)图像特点差异.方法 收集温州市3大医院286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GSTs患者,根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将其分为极低危组、低危组、中危组以及高危组;回顾分析不同侵袭危险性GSTs组间临床资料及EUS图像特征,寻找差异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86例GSTs形状绝大多数规则(262/286),最常起源于胃固有肌层(219/286),病灶多呈低回声改变(254/286)、回声均匀(212/286)、边界清楚(264/286),有一部分可见钙化(79/286)、溃疡(75/286)以及囊性变(54/286).286例GSTs中极低危组60例(20.98%),低危组112例(39.16%),中危组73例(25.52%),高危组41例(14.34%);单因素分析显示侵袭危险性越高,溃疡越好发,内部回声不均匀、钙化及囊性变现象越常见;而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溃疡的发生(OR=2.44,95%CI:1.36~3.18)是唯一预测GSTs侵袭危险性分级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不同侵袭危险性GSTs在EUS图像的表现有所差异,除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外,表面溃疡的发生同样是预测GSTs侵袭危险性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