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3 | 下载54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mAA)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从2006年6月-2009年11月对连续收住院的19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PcomAA患者采用动脉瘤栓塞术.其中男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岁.动脉瘤直径平均为7.9 mm.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平均为16.7 d.利用确切概率法分析下列因素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程度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最初动眼神经麻痹的程度、动脉瘤的大小、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 结果 ① 19例患者治疗时均为完全栓塞.②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3.1个月.12例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正常,7例患者的症状部分恢复.其中1例患者因1年后动脉瘤复发行二次栓塞术,2年后再次造影随访证实动脉瘤栓塞致密.该患者在二次治疗后 2个月余动眼神经麻痹症状恢复,且未出现症状反复的情况.③动眼神经麻痹程度、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及是否伴有SAH,对恢复情况均有影响(P<0.05);动脉瘤的大小对恢复情况无影响(P>0.05). 结论 动脉瘤栓塞术是PcomAA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的有效治疗方式.在患者群中,尽早治疗的、伴有SAH或动眼神经麻痹程度较轻者,其预后良好.

作者:吴培;史怀璋;徐善才;高成;季智勇;王春雷;刘珍;廉庆北;许斌;李鑫磊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0 年 7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3 | 下载:54
作者:
吴培;史怀璋;徐善才;高成;季智勇;王春雷;刘珍;廉庆北;许斌;李鑫磊
来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0 年 7卷 5期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眼神经疾病 血管内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mAA)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从2006年6月-2009年11月对连续收住院的19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PcomAA患者采用动脉瘤栓塞术.其中男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岁.动脉瘤直径平均为7.9 mm.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平均为16.7 d.利用确切概率法分析下列因素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程度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最初动眼神经麻痹的程度、动脉瘤的大小、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 结果 ① 19例患者治疗时均为完全栓塞.②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3.1个月.12例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正常,7例患者的症状部分恢复.其中1例患者因1年后动脉瘤复发行二次栓塞术,2年后再次造影随访证实动脉瘤栓塞致密.该患者在二次治疗后 2个月余动眼神经麻痹症状恢复,且未出现症状反复的情况.③动眼神经麻痹程度、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及是否伴有SAH,对恢复情况均有影响(P<0.05);动脉瘤的大小对恢复情况无影响(P>0.05). 结论 动脉瘤栓塞术是PcomAA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的有效治疗方式.在患者群中,尽早治疗的、伴有SAH或动眼神经麻痹程度较轻者,其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