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2 | 下载74

目的探讨急性肠缺血状态下的有关血清酶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40只兔急性肠缺血模型和53例临床上处于不同程度肠缺血时期的病人,分别于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其血清肌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A)、C-反应蛋白(CRP)的活性和CO2-CP,并判断其变化与肠组织缺血程度的对应关系.结果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CPK,CK-MB,LDH,LA及CRP的活性,随肠组织缺血的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随肠组织缺血状态的改善而逐渐下降;而CO2-CP 则相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动物各组,临床病人治疗前与对照组的上述6项测定值均差异有显著性;这些生化测定值在可逆性肠坏死组与不可逆性肠坏死组间、非手术组入院后1h与可逆性肠坏死组术前2h间比较(除CO2-CP),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治疗后的病人各时点的测定值(除非手术组的CRP,CO2-CP和手术非肠切除组的CO2-CP外)与其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这些血清酶和生化指标的动态测定对反映急性肠缺血的状态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监测和早期诊断各类肠缺血疾病.

作者:王世文;何津春;宋爱琳;王林燕

来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2 年 11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2 | 下载:74
作者:
王世文;何津春;宋爱琳;王林燕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2 年 11卷 8期
标签:
肠系膜血管闭塞/诊断 肌酸激酶类/血液 乳酸脱氢酶类/血液 C-反应蛋白/血液
目的探讨急性肠缺血状态下的有关血清酶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40只兔急性肠缺血模型和53例临床上处于不同程度肠缺血时期的病人,分别于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其血清肌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A)、C-反应蛋白(CRP)的活性和CO2-CP,并判断其变化与肠组织缺血程度的对应关系.结果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CPK,CK-MB,LDH,LA及CRP的活性,随肠组织缺血的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随肠组织缺血状态的改善而逐渐下降;而CO2-CP 则相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动物各组,临床病人治疗前与对照组的上述6项测定值均差异有显著性;这些生化测定值在可逆性肠坏死组与不可逆性肠坏死组间、非手术组入院后1h与可逆性肠坏死组术前2h间比较(除CO2-CP),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治疗后的病人各时点的测定值(除非手术组的CRP,CO2-CP和手术非肠切除组的CO2-CP外)与其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这些血清酶和生化指标的动态测定对反映急性肠缺血的状态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监测和早期诊断各类肠缺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