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6 | 下载1

目的观察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双杀基因对胆管癌细胞和裸鼠胆管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将质粒pWZLneoCDglytk转入胆管癌QBC939细胞,经G41 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双自杀基因的QBC939/CD+tk细胞株,RT-PCR法鉴定CD和tk基因的表达.体外给予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和/或丙氧鸟苷(GCV),作用于QBC939/CD+tk细胞,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裸鼠皮下注射QBC939/CD+tk细胞,成瘤后腹腔注射前体药物,用药前后测量移植瘤的大小判断疗效.结果CD和tk基因在QBC939/CD+tk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联合5-Fc和GCV与任何单一药物相比,在较小剂量下可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也相应地提高.前体药物对QBC939/CD+tk细胞早期生成的移植瘤抑制作用明显,肿瘤可完全消失,并观察到明显的局部旁观者效应.结论双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内外对胆管癌细胞和裸鼠移植瘤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旁观者效应也很明显.

作者:董泾青;马道新;刘茂玲;邹声泉

来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5 年 14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6 | 下载:1
作者:
董泾青;马道新;刘茂玲;邹声泉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5 年 14卷 11期
标签:
胆管肿瘤/药物疗法 基因,肿瘤抑制
目的观察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双杀基因对胆管癌细胞和裸鼠胆管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在脂质体介导下将质粒pWZLneoCDglytk转入胆管癌QBC939细胞,经G41 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双自杀基因的QBC939/CD+tk细胞株,RT-PCR法鉴定CD和tk基因的表达.体外给予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和/或丙氧鸟苷(GCV),作用于QBC939/CD+tk细胞,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裸鼠皮下注射QBC939/CD+tk细胞,成瘤后腹腔注射前体药物,用药前后测量移植瘤的大小判断疗效.结果CD和tk基因在QBC939/CD+tk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联合5-Fc和GCV与任何单一药物相比,在较小剂量下可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也相应地提高.前体药物对QBC939/CD+tk细胞早期生成的移植瘤抑制作用明显,肿瘤可完全消失,并观察到明显的局部旁观者效应.结论双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内外对胆管癌细胞和裸鼠移植瘤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旁观者效应也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