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8 | 下载0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结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男,60岁,因排便困难伴鲜血便入院,肠镜示距肛门约30 cm处见一息肉样肿物阻塞管腔.术前内镜下病理活检报告:坏死、出血、脓性渗出及少许黏液,见少量异形细胞,考虑恶性肿瘤.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切除肿物为息肉样突起,体积3.5 cm×2.5 cm×2 cm.镜下肿瘤大部分位于黏膜层,向下浸润至黏膜下层,肿瘤表面坏死.肿瘤细胞呈多种形态,为短梭形,卵圆形及多角形,胞浆偏少嗜酸性.细胞核大畸形,核分裂像多见;脉管及神经未见肿瘤侵及,两切端未见瘤,系膜淋巴结15枚,均未见瘤侵及.免疫组化结果:Vim(+),S-100(+),MelanA(+),CD117(+),CK(-),HMB45(-),CD34(血管+),Ki-67(40%+)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未行放化疗及生物治疗,术后11个月死亡.结论:结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病死率高、预后极差,结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上极为罕见,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结果.

作者:施春雨;张磊超;侯睿智;潘璐;朱宝宇;冯野

来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 年 24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8 | 下载:0
作者:
施春雨;张磊超;侯睿智;潘璐;朱宝宇;冯野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 年 24卷 10期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乙状结肠 病例报告 @@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结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男,60岁,因排便困难伴鲜血便入院,肠镜示距肛门约30 cm处见一息肉样肿物阻塞管腔.术前内镜下病理活检报告:坏死、出血、脓性渗出及少许黏液,见少量异形细胞,考虑恶性肿瘤.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切除肿物为息肉样突起,体积3.5 cm×2.5 cm×2 cm.镜下肿瘤大部分位于黏膜层,向下浸润至黏膜下层,肿瘤表面坏死.肿瘤细胞呈多种形态,为短梭形,卵圆形及多角形,胞浆偏少嗜酸性.细胞核大畸形,核分裂像多见;脉管及神经未见肿瘤侵及,两切端未见瘤,系膜淋巴结15枚,均未见瘤侵及.免疫组化结果:Vim(+),S-100(+),MelanA(+),CD117(+),CK(-),HMB45(-),CD34(血管+),Ki-67(40%+)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未行放化疗及生物治疗,术后11个月死亡.结论:结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病死率高、预后极差,结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上极为罕见,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