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2 | 下载270

目的 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586例,均进行免散瞳眼底摄片,按伴或不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300例)和不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2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血压、体质量、腰围、臀围;空腹血糖和空腹C肽、餐后2h血糖和餐后2h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肝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和不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收缩压、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尿清蛋白、肾小球滤过率(eGFR)、性别、高血压患病率、降压药服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和年龄后,两组仅高血压患病率和降压药服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患病率为51.2% (300/586),其中男性为44.6% (166/372),女性为62.6%(134/214),男女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00,P=0.105).不同年龄段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50.71,P<0.001).新诊断2

作者:金春花;李连喜;李梅芳;张蓉;李婷婷;贾丽丽;包玉倩;贾伟平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 2015 年 18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2 | 下载:270
作者:
金春花;李连喜;李梅芳;张蓉;李婷婷;贾丽丽;包玉倩;贾伟平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年 18卷 5期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动脉硬化 视网膜微血管异常 疾病特征 危险因素 Diabetic retinopathy Retinal arteriosclerosis Retinal microvascular abnormalities Disease attributes Risk factors
目的 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586例,均进行免散瞳眼底摄片,按伴或不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300例)和不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2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血压、体质量、腰围、臀围;空腹血糖和空腹C肽、餐后2h血糖和餐后2h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肝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和不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收缩压、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尿清蛋白、肾小球滤过率(eGFR)、性别、高血压患病率、降压药服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和年龄后,两组仅高血压患病率和降压药服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患病率为51.2% (300/586),其中男性为44.6% (166/372),女性为62.6%(134/214),男女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00,P=0.105).不同年龄段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50.71,P<0.001).新诊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