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88 | 下载26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4年1月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包膜侵犯组(pT3a期,110例)和局限包膜内组(pT2期,112例)。采用 Gleason 评分评价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计算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 t)。经直肠 B 超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 PSAD。结果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Gleason 评分、tPSA、f/ t 及 PSAD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Gleason 评分、tPSA、f/ t、PSAD 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 ROC 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0.623〔95

作者:翁锡君;谢立平;郑祥义;汪朔;蔡柏森;项尖尖;尤启汉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 2016 年 19卷 2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88 | 下载:26
作者:
翁锡君;谢立平;郑祥义;汪朔;蔡柏森;项尖尖;尤启汉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年 19卷 20期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包膜侵犯 Prostatic neoplasms Prostate - specific antigen Prostate -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 Capsular invasion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4年1月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包膜侵犯组(pT3a期,110例)和局限包膜内组(pT2期,112例)。采用 Gleason 评分评价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计算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 t)。经直肠 B 超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 PSAD。结果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Gleason 评分、tPSA、f/ t 及 PSAD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Gleason 评分、tPSA、f/ t、PSAD 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 ROC 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0.6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