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1 | 下载32

目的 探讨大一新生生命意义感在其家庭功能与自杀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为进一步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2015级2900例大一全体新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生命意义量表(MLM).分析大一新生生命意义感在其家庭功能与自杀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9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87份,有效回收率为96.1%.2787例大学生中男979例(35.1%),女1808例(64.9%);平均年龄(18.4±0.8)岁.大学生SBQ-R、APGAR、MLM得分分别为(4.2±1.5)、(7.8±2.3)、(129.9±17.5)分;大学生APGAR、MLM得分与SBQ-R得分呈负相关(P<0.05);大学生MLM得分与APGAR得分呈正相关(P<0.05).APGAR对自杀风险的直接效应显著(β=-0.176,P<0.001),中介变量MLM得分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270,P<0.001),说明生命意义感在家庭功能和自杀风险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1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1%.结论 生命意义感在大学生家庭功能与自杀风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曾海宽;赵久波;张小远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 2018 年 21卷 3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1 | 下载:32
作者:
曾海宽;赵久波;张小远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年 21卷 36期
标签:
自杀意念 学生,医科 生命意义感 家庭功能
目的 探讨大一新生生命意义感在其家庭功能与自杀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为进一步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2015级2900例大一全体新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生命意义量表(MLM).分析大一新生生命意义感在其家庭功能与自杀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9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87份,有效回收率为96.1%.2787例大学生中男979例(35.1%),女1808例(64.9%);平均年龄(18.4±0.8)岁.大学生SBQ-R、APGAR、MLM得分分别为(4.2±1.5)、(7.8±2.3)、(129.9±17.5)分;大学生APGAR、MLM得分与SBQ-R得分呈负相关(P<0.05);大学生MLM得分与APGAR得分呈正相关(P<0.05).APGAR对自杀风险的直接效应显著(β=-0.176,P<0.001),中介变量MLM得分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270,P<0.001),说明生命意义感在家庭功能和自杀风险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1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1%.结论 生命意义感在大学生家庭功能与自杀风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