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3 | 下载0

目的 分析安康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AIDS)的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死亡的方法.方法 依据《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及2012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新死因分类相关规定,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0.0软件对2002-2015年安康市艾滋病死亡病例数据库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累计427例HIV/AIDS病例中,死亡145例,累计病死率33.96%.其中男性69.0%(100/145),平均死亡年龄(37.83±10.75)岁,农民占62.8% (91/145),性传播占73.8%(107/145).平均生存年限1.22年,确诊后1年内死亡比例为66.9%(97/145).死亡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30.3%(44/145);2004-2015年抗病毒治疗比例由35.7%上升到84.2%,同期HIV/AIDS病例的病死率由42.9%下降到6.9%.结论 安康市青壮年男性外出务工农民感染者多,多数病例发现较晚、抗病毒治疗比例低,是导致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需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进一步扩大检测,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有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丁红玲;陈果;吴甲勇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2017 年 17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3 | 下载:0
作者:
丁红玲;陈果;吴甲勇
来源:
中国热带医学 2017 年 17卷 11期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死亡率 抗病毒治疗 死亡特征 HIV infected person/AIDS patient death rate antiviral therapy death feature
目的 分析安康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AIDS)的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死亡的方法.方法 依据《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及2012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新死因分类相关规定,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0.0软件对2002-2015年安康市艾滋病死亡病例数据库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累计427例HIV/AIDS病例中,死亡145例,累计病死率33.96%.其中男性69.0%(100/145),平均死亡年龄(37.83±10.75)岁,农民占62.8% (91/145),性传播占73.8%(107/145).平均生存年限1.22年,确诊后1年内死亡比例为66.9%(97/145).死亡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30.3%(44/145);2004-2015年抗病毒治疗比例由35.7%上升到84.2%,同期HIV/AIDS病例的病死率由42.9%下降到6.9%.结论 安康市青壮年男性外出务工农民感染者多,多数病例发现较晚、抗病毒治疗比例低,是导致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需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进一步扩大检测,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有效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