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2 | 下载4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形成的可能机制,观察脑内大动脉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特点.方法比较14周后的肾性高血压大鼠(实验组)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管变化,并检测血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脑组织c-sis基因表达量.结果实验组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平滑肌增厚、血管横切面积、中层面积、管腔面积增大;基底动脉平滑肌增厚、中层面积增大,血管横切面积、管腔面积变窄.血液粘度增高,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c-sis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结论肾动脉狭窄可引起大鼠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管重构,血液粘度增高以及血浆ET、CGRP合成、分泌不平衡;c-sis基因表达增多等这些变化都可能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

作者:谭盛;陶玉倩;黄继林

来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3 年 29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2 | 下载:4
作者:
谭盛;陶玉倩;黄继林
来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3 年 29卷 2期
标签:
肾性高血压 动脉硬化 脑血管病理 发病机制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形成的可能机制,观察脑内大动脉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特点.方法比较14周后的肾性高血压大鼠(实验组)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管变化,并检测血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脑组织c-sis基因表达量.结果实验组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平滑肌增厚、血管横切面积、中层面积、管腔面积增大;基底动脉平滑肌增厚、中层面积增大,血管横切面积、管腔面积变窄.血液粘度增高,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c-sis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结论肾动脉狭窄可引起大鼠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管重构,血液粘度增高以及血浆ET、CGRP合成、分泌不平衡;c-sis基因表达增多等这些变化都可能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