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6 | 下载63

目的:探讨功能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暂时性瘫痪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96例功能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暂时性瘫痪诊断标准,分为暂时性瘫痪组(n=31)和非暂时性瘫痪组(n=65),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术前瘤周水肿、术前癫痫、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术中切开窦壁、术中回流静脉损伤等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χ2=14.943,P=0.000)、术前瘤周水肿(χ2=4.435,P=0.049)、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χ2=5.248,P=0.028)、术中切开窦壁(χ2=5.773,P=0.026)以及术中回流静脉损伤(χ2=11.441,P=0.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显示年龄(OR=8.709,P=0.028)、术中回流静脉损伤(OR=16.242,P=0.012)、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OR=0.053,P=0.025)为术后暂时性瘫痪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年龄和术中回流静脉损伤是术后暂时性瘫痪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徐德才;李健;赵永轩;马骏;刘后银;苏贺先

来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6 年 42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6 | 下载:63
作者:
徐德才;李健;赵永轩;马骏;刘后银;苏贺先
来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6 年 42卷 8期
标签:
功能区 上矢状窦 脑膜瘤 瘫痪 危险因素 Eloquent area the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Meningioma Paralysis Risk factor
目的:探讨功能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术后暂时性瘫痪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96例功能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暂时性瘫痪诊断标准,分为暂时性瘫痪组(n=31)和非暂时性瘫痪组(n=65),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术前瘤周水肿、术前癫痫、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术中切开窦壁、术中回流静脉损伤等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χ2=14.943,P=0.000)、术前瘤周水肿(χ2=4.435,P=0.049)、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χ2=5.248,P=0.028)、术中切开窦壁(χ2=5.773,P=0.026)以及术中回流静脉损伤(χ2=11.441,P=0.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显示年龄(OR=8.709,P=0.028)、术中回流静脉损伤(OR=16.242,P=0.012)、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OR=0.053,P=0.025)为术后暂时性瘫痪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年龄和术中回流静脉损伤是术后暂时性瘫痪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上矢状窦完全被肿瘤侵犯闭塞是其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