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7 | 下载0

目的 掌握2018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病例的非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对应关系,评价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技术在耐药监测的应用前景.方法 本研究以2018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病例分离的58株非伤寒沙门菌为研究对象,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14种抗茼药物的耐药性,对58株非伤寒沙门菌进行WGS,拼接后的序列经过与ResFinder数据库比对,注释耐药基因.结果 58株非伤寒沙门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77.59%,45/58),其次是氨苄西林(72.41%,42/58),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耐3类及3类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占56.90%(33/58),最高为6重耐药菌株占3.45%(2/58).58株非伤寒沙门菌共筛选出47种11类耐药基因,喹诺嗣耐药决定区(quinolone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QRDR)存在gyrA、gyrB和parC基因突变.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携带率最高为100.00%(58/58),其次是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携带率为72.41%(42/58),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携带率最低为3.45% (2/58).携带3类及3类以上耐药基因的菌株占77.59%(45/58),1.72% (1/58)菌株最高携带9类耐药基因.58株非伤寒沙门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与检测出的已知耐药基因总体符合率达93.43%(611/654).除喹诺酮类外,其他类别的抗生素耐药

作者:游兴勇;彭思露;周厚德;刘洋;刘道峰;胡凯;张强;刘成伟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0 年 32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7 | 下载:0
作者:
游兴勇;彭思露;周厚德;刘洋;刘道峰;胡凯;张强;刘成伟
来源: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0 年 32卷 5期
标签:
全基因组测序 耐药基因 耐药表型 非伤寒沙门菌
目的 掌握2018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病例的非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对应关系,评价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技术在耐药监测的应用前景.方法 本研究以2018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病例分离的58株非伤寒沙门菌为研究对象,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14种抗茼药物的耐药性,对58株非伤寒沙门菌进行WGS,拼接后的序列经过与ResFinder数据库比对,注释耐药基因.结果 58株非伤寒沙门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77.59%,45/58),其次是氨苄西林(72.41%,42/58),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耐3类及3类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占56.90%(33/58),最高为6重耐药菌株占3.45%(2/58).58株非伤寒沙门菌共筛选出47种11类耐药基因,喹诺嗣耐药决定区(quinolone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QRDR)存在gyrA、gyrB和parC基因突变.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携带率最高为100.00%(58/58),其次是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携带率为72.41%(42/58),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携带率最低为3.45% (2/58).携带3类及3类以上耐药基因的菌株占77.59%(45/58),1.72% (1/58)菌株最高携带9类耐药基因.58株非伤寒沙门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与检测出的已知耐药基因总体符合率达93.43%(611/654).除喹诺酮类外,其他类别的抗生素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