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12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闽A株细胞培养毒为模板,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PRV的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Fb、Barth、BJ、GD、V2F4、S、S3、SR、Buk、Shope、Norden、MinkⅢ、HB、F8、F9、F12等毒株的细胞培养液进行基因扩增,均获得了分子量为281 bp的特异性目的DNA片段,而对Vero细胞与FMDV、SVDV、HCV、PRRSV、JEV、PPV等病毒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没有出现交叉反应.对PRV毒株扩增的产物测序,结果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证明PCR扩增产物和方法的特异性.对1994~2000年期间送检的临床样品和保存的PRV毒种,用病毒分离、双抗体夹心ELISA和PCR等3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前2种方法检测为阳性的,PCR检测均为阳性;PCR检测为阴性,前2种方法检测也为阴性;可是,前2种方法检测为阴性的,PCR却检测出部分阳性;经x2检验,证明PCR检出率明显高于前2种方法的检出率.对PRV闽A株细胞毒提取物DNA进行检测,其最低检出量为15.8pg.对1999~2000年期间广东、福建、海南等省的31个大中型猪场送检的191份病料进行检测.结果病料阳性率为26.2

作者:娄高明;杜伟贤;廖筱萍;谢明权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1 年 17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12
作者:
娄高明;杜伟贤;廖筱萍;谢明权
来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1 年 17卷 4期
标签:
伪狂犬病病毒 DNA检测 PCR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闽A株细胞培养毒为模板,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PRV的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Fb、Barth、BJ、GD、V2F4、S、S3、SR、Buk、Shope、Norden、MinkⅢ、HB、F8、F9、F12等毒株的细胞培养液进行基因扩增,均获得了分子量为281 bp的特异性目的DNA片段,而对Vero细胞与FMDV、SVDV、HCV、PRRSV、JEV、PPV等病毒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没有出现交叉反应.对PRV毒株扩增的产物测序,结果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证明PCR扩增产物和方法的特异性.对1994~2000年期间送检的临床样品和保存的PRV毒种,用病毒分离、双抗体夹心ELISA和PCR等3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前2种方法检测为阳性的,PCR检测均为阳性;PCR检测为阴性,前2种方法检测也为阴性;可是,前2种方法检测为阴性的,PCR却检测出部分阳性;经x2检验,证明PCR检出率明显高于前2种方法的检出率.对PRV闽A株细胞毒提取物DNA进行检测,其最低检出量为15.8pg.对1999~2000年期间广东、福建、海南等省的31个大中型猪场送检的191份病料进行检测.结果病料阳性率为26.2